※ 引述《ap521125 (每個故事都有結局)》之銘言:
: 看樣子大部分回文的都是沒買過房,甚至沒出過社會的左膠。
: 舉個你們都懂的簡單例子啦,
: 你分12期買旗艦手機,假如總價5萬元,一期4170元,
: 剛繳完一期,手機新機突然跌到3萬5,這時你還欠銀行45830元,不計已經付完的4170元。
: 因手機價值跌落,銀行會和你現討那10000左右的差價,繳不出來就沒收手機賤賣,手機所
: 得不足的部分變成欠債。
: 自用沒差??
現在要怎麼打房 我也搞不懂
價高者得啊 就算這間房子在台北只賣100萬底標 正常情況下 最後也會被追價
到現在的房價 我出110萬 你出120萬 會不會有人出500萬來買?
這種情況下 你說是誰要打房 買房的人自己打自己?
作者: douxid 2019-08-03 00:36:00
當傳家寶不好嗎?賣什麼賣?
高價買了就按照實價去抽稅啊,有錢的多貢獻一點給國庫,而不是塞在貪污政客的內褲裡
作者:
loveFigo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讓人受)
2020-08-03 00:44:00台灣200多萬間非自住囤房炒作用,只要囤房成本拉高一點點就差很多
問題是在自由競標的市場下 其他買家也是炒起房價的原點就如我文章講的啦 你要怎麼阻止其他比你出價更高的買家出更高 你也變成炒房價 不出 這間房子你也買不到
作者:
ap521125 (每個故事都有結局)
2020-08-03 00:54:00說稅金我就笑了,你繳稅能力贏過炒房富豪??
炒房囤房稅金利率就高 有錢想炒當然付出成本比自住高
這樣房價也降不下來吧? 你還是要競價贏其他的買家啊你買來自住 我也買來自住啊 價錢誰高誰買到~ 這也炒房?
作者:
loveFigo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讓人受)
2020-08-03 01:05:00炒房不一定真的多有錢,不然寬限期拿來幹嘛的。囤房稅金跟自住的一拉開,無利可圖還炒個鳥
自住需求有 但因為炒房高稅率導致少了炒房客的需求 這價格能不跌嗎?
就看自由市場的競價結果囉 我是覺得追價到最後 結果應
炒房客就看準地區自住需求高 和銀行低利率貸款來炒房賺價差 這種已經違反居住正義了
作者:
Irvine 2020-08-03 01:54:00三個LpL貌似完全沒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