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許稚佳、郭美瑜
李秉穎200%反普篩理由 每日要花420萬卻有35%黑數抓不到
近期發生日籍女學生、泰籍移工自台灣返回母國後,及比利時籍工程師返國前,武肺篩檢
為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國內社區是否已有潛在傳播鏈,並持續有學者、醫界人士為此建議
於入境時或居家檢疫期滿後全面進行篩檢,以及早阻絕感染者進入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
揮中心今(6)表示,考量國際經驗、國內實證、傳播風險,並諮詢專家後,一致支持現行
政策,目前並無實施入境者普篩之必要。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今於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中表示,若入境篩檢每天花420萬元,比他個人薪水(醫師年薪)還高一點,若結果是陰性
,但病毒潛伏期是14天,若居家檢疫縮至5天或7天,就會有一個很大的黑數,反而製造散
播的黑洞,他百分之二百的反對。若入境篩檢又居家檢疫14天,有人說這是希望早期診斷
抓出病患,但有3分之1的潛在感染者抓不到,還是會漏掉一些人,因此,若入境未申報也
要居家檢疫,也會達到同樣的功效。
李秉穎說,防疫政策要考量急迫性及成本效益,他認為,當出現地區性群聚時可以局部普
篩,但全面普篩成本極高,沒有效益。至於入境時篩檢,每天花420萬元,做的事是抓到
無症狀感染,且居家檢疫或隔離已超過十天,已沒有感染力,他認為沒有必要,投入是巨
大的成本,屬成本高,沒有附加效益。若是居家檢疫結束時篩檢,也同屬成本高,也沒有
附加效益。
指揮中心指出,依國內監測資料,入境時針對有症狀者篩檢,有35%境外感染個案未被檢
出,若依入境篩檢結果陰性而未實施後續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恐遺漏掉約35%的病例;
另今年1到6月間,於國際機場針對有症狀旅客採檢之陽性率僅0.04%至2.33%,且7月26日
至8月2日啟動自高感染風險之菲律賓入境旅客篩檢,其中無症狀者檢驗陽性者僅2例,且
均為後續追蹤關懷機制可發現之對象。以上數據可充分支持居家檢疫之必要,以及入境普
篩可提升之防疫成效極為有限。
此外,依國際研究顯示,距離個案發病日達10天後,或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10天後
,幾乎已無傳染力。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於記者會表示,針對機構看護工(主
要來自印尼、越南)於檢疫期滿時進行採檢,已採檢之200餘名無症狀移工均為陰性。我
國現行對於入境者全面居家檢疫之做法,即使有極少數無症狀者個案未於入境時被攔檢,
經過14天居家檢疫,其傳染力已大幅降低或幾乎已無傳染力,於檢疫期滿後再自主健康管
理7天,持續密切追蹤健康狀況,已可有效防堵社區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實施入境篩檢國家 疫情相對嚴重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現行實施入境者居家檢疫之國家,如我國及紐西蘭,疫情緩和且控
制良好;反之,採取入境篩檢之國家,如日本、泰國、冰島及香港等,疫情相對嚴重。況
且,實施相關篩檢作業必須另行支應採檢、檢驗、防護裝備費用,以我國近期每日平均
1200名入境旅客估算,每日即須花費至少400至500萬元,成本高昂但效果並未優於現有策
略。
針對近期廣泛討論的全民普篩、入境篩檢和居家檢疫期滿採檢部分,李秉穎表示,這些建
議可能都對防疫有幫助,但執行政策時需要考慮成本效益,不是有效就一定要做,像是封
城一定有效,可遏止疫情擴散,但有必要採用嗎?疫情剛開始有不明傳染源出現時,就有
人建議要封城,現在回去看這些建議,就覺得是不必要的。
李秉穎說,在全民普篩的成本效益上,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後者成本相當高,但只能偵
測近期感染,抓不到潛伏期,且現在沒有社區感染情況,也沒有陽性個案;抗體檢測部分
,國內有人在做,成本也不小,但只能找出過去感染者,找不到近期感染,只能了解社區
流行現況,但國內沒有大規模流行,像是2000人篩檢出1人陽性,對防疫政策並無明顯幫
助,是沒有效益。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806/177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