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ETtoday
2.記者署名:簡仲豪
3.完整新聞標題:
沒旅客願意被關14天!前疾管局副局長曝「關鍵原因」:未來若不「普篩」將損失上億
4.完整新聞內文:
近幾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台灣出現各種跳戰,境外移入個案不斷增加,尤其來自
菲律賓的個案數最多,使台灣民眾人心惶惶,深怕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泡湯,而是否「普
篩」也又成為討論重點。對此,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檢疫是最古老而有效的圍堵
疫情方法,行政成本最低,但經濟成本可能很高,而倘若全球疫情趨緩,不採取普篩的方
式來應對,損失的經濟利益恐怕就是以億來數了。
施文儀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指揮中心堅持以檢疫十四天來處置入境旅客,在缺乏好的實驗
診斷方法時,依賴檢疫是不得不的方法,除非疫苗問世。他解釋,新冠肺炎之檢驗除了核
酸檢測外,前已有各種抗原或抗體之快篩試劑可資利用,各有其精確度,當然,若沒有
100%的準確度就會有「偽陰性」,必會有防疫漏洞;若沒有100%的精密度,必會有「偽陽
性」,不會有防疫漏洞,只會造成困擾。目前尚無精確度百分百的試劑,指揮中心擔心普
篩會有防疫漏洞也是其來有自。
施文儀認為,台灣目前把所有的入境旅客都當作「準接觸者」看待,一律檢疫14天,觀察
有無發病,最後再做一次檢驗,可把所謂的「偽陰性」降到最低,這是指揮中心最盡責的
做法。但前提是國際間經濟及觀光的交流仍未復甦,採取檢疫措施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及
觀光還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全球疫情趨緩,各國彼此相互密切往來
,台灣仍繼續採取檢疫措施,而不併用檢驗(普篩)的方式來處理入境旅客,勢必會付出慘
痛的代價。
「目前普篩入境旅客據說每天要花420萬,若是全球觀光、經濟復甦,不採取普篩的方式
來應對,將不會有旅客願意來台被『關』14天,政府不花一點檢驗費用,損失的經濟利益
恐怕就是以億來數了。」施文儀表示,指揮中心得超前部署普篩之檢驗量能,伺機啓動。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781137?redirec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