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下町火箭版口罩國家隊:怪咖老闆練功17年,帶八里小工廠開出140%產能
https://imgur.com/RTCpiZL
口罩國家隊工廠「加利科技」老闆林明進,是從SARS便投入國家口罩生產支援的「老戰將
」,作風低調獨特的他,開業23年來首度接受媒體專訪。(攝影/楊子磊)
面對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威脅,口罩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物資。台灣從
1月底籌組口罩國家隊後,從原本的日產188萬片,經過3個月已日產1,500萬片,陸續參與
的66家口罩廠中,不乏上市上櫃公司,全速投入撐起產量的半邊天。
一家位於八里鄉間的加利科技,沒有醒目招牌,外觀看似民宅,但不僅是1997年就成立取
得工廠登記、以電子廠無塵室口罩起家,更是從SARS開始便投入國家口罩生產支援的「老
戰將」。從當年代工廠晉升製造廠,規模沒有變大,產能卻超強,是66家口罩國家隊工廠
中,唯二可在取得機台後隔天即能量產的工廠,連經濟部都吃驚。57歲的老闆林明進,不
僅堅持用最好的原料、還會自己修機器,業界人稱「怪咖」。作風低調獨特的他,開業23
年來,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噹!噹!噹!」一踏進加利科技位於八里鄉間的工廠,就聽到規律的低頻聲響,這是二
、三樓口罩生產線上,機台運作的聲音。員工帶領我們進入會客室,坐在一旁是經濟部派
駐在每一家徵用口罩廠的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簡稱紡織所)人員,正忙著填寫數據,即
時回報產線狀況。
已和我們約好採訪時間的加利科技負責人林明進,卻不在公司。員工告知我們「老闆自己
開車到鶯歌機器原廠找零件」,原來「國家隊機台」(以下簡稱國家隊)突然故障,他等
不及原廠技師來維修,直接衝去買零件。
口罩國家隊怎麼組成?
口罩國家隊是在2月初,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召集工具機、口罩廠、原料廠組成,由政府出
資採購60條口罩生產線,每條每日生產10萬片口罩,目標日產1,000萬片,後來行政院拍
板再追加32條生產線,依照每家口罩廠規模把生產線機台分配至廠區內,只要疫情期間每
條產線免費交給政府120萬片,累積總數達到500萬片,以後這條生產線就歸廠商所有。而
這個由國家分發的生產線機台,即被稱為「國家隊機台」、徵召加入生產行列的工廠形同
是「口罩國家隊」。
經濟部最後盤點66家有合法工廠登記的口罩廠,由衛福部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發出口罩
徵用書,將所有口罩產能全數徵用。
一台國家隊的產能,就超出經濟部規定4成
https://imgur.com/B6o2aYs
加利科技雖只配發到一台國家隊機台,不但隔天就能量產,平均成績是每日14萬片,是經
濟部規定產能10萬片的140%。(攝影/楊子磊)
這工廠的場景與老闆兼黑手的情節,讓人頓時像走進了日劇《下町火箭》:擁有一流技術
的老闆,總是身先士卒帶著員工一起工作,帶領老化小工廠,研發出專利零件,最終協助
國家將火箭發射到太空。
林明進和他的加利科技,彷若「口罩國家隊版的下町火箭」,不是指揮員工找材料維修,
而是自己開車衝到原廠找零件;這家小小不起眼的工廠,也支持起台灣在這次世紀大疫中
堅強的防疫前線。
等待林老闆回來的期間,我們換掉鞋子,穿上進廠要求的室內拖鞋,戴上口罩與髮帽,首
次進入廠區看到口罩生產線的實際運作。約莫60坪的空間,4條生產線發出的金屬撞擊聲
此起彼落,20多人的小工廠,徵召進國家隊後已經24小時不間斷生產超過1個月,平均每
日可交出30萬片口罩。
根據紡織所統計的數據報表,加利科技是全台灣唯二收到國家隊機台後,隔天就能量產的
口罩廠──另一家是位於高雄的淨新科技,其他至少都要一週時間才能穩定量產。而且經
濟部規定國家隊機台每日至少要生產10萬片,他們雖然只配發到一台國家隊機台,平均成
績是每日14萬片,等於是140%的高產量。肩負口罩國家隊產能總指揮的紡織所產品部主任
黃博雄稱讚,加利產量日產約30萬左右,只能算國家隊裡的中段班,但以超過20年的老機
器加上一台國家隊機台能有這樣的產能,真的很驚奇。
黑手出身,親自調校機台的「怪咖」老闆
https://imgur.com/pCRzmus
加利科技老闆林明進發現廠內電壓不穩,等不及師傅動手,直接立即拿著電表到處測試找
問題。(攝影/楊子磊)
正當我們聚精會神看著口罩機不斷生產出一片片口罩,老闆林明進快步衝上二樓,簡單跟
我們打招呼後,只說「對不起等我一下,我先把機器弄好,每分每秒都不能浪費。」就看
著他蹲在機台旁,相當俐落地將剛剛買來的新零件換上,測試後,國家隊機台恢復每分鐘
120片的生產速度。
林明進滿意地看著機台全速運轉,忍不住要跟我們分享他怎麼做到的。「國家隊的原廠設
定是每分鐘90至100片左右,運轉24小時可以生產14萬片口罩,但需要換料、換班、剔除
不良品等,經濟部訂出每日10萬片的低標,」林明進驕傲地介紹他的傑作,「增加風扇加
強散熱、調整系統參數、鑽洞修改生產線流暢度,我的國家隊機台每天是14萬片起跳,理
論上更可以達到17萬片。」
他表示,廠房小、產線少,但「我們的穩定度絕對是頂尖。」今年57歲的他熱愛改裝車,
擅長用開車來比喻:「車子不怕開,只要跑得順,高速運轉是最佳模式。」展現完全不理
會原廠保固,靠技術混口飯吃的本領。
高職念汽修,20多歲就到八里工作,一開始是經營怪手維修廠,靠著技術混口飯吃,1996
年時,當時科學園區正大規模增建無塵室,無塵室口罩需求大,他與親戚看上這個市場,
隔年毅然決然關掉維修廠,在八里轉行做電子廠無塵室專用口罩,當時買的機器,林明進
說:「雖然已經是23年的老設備,雖然速度比不上國家隊,但依舊好用得很。」
當天他還盯著裝機師傅測試另一台與國家隊同型機種,這是他花了600萬元現金買來的新
機器,要汰換原本23年的老古董,讓產能再提升。林明進不諱言,這一波參加國家隊,經
濟部給的目標很明確,全力拉高產能,生產多少就收購多少,「我們當然要拼命,一方面
提供民眾防疫物資,另一方面也是幫老員工們加薪。」
調校的過程中,因為老廠房電壓不穩,林明進自己拿著梯子爬到天花板裡面調整線路,甚
至在無斷電的狀態下,直接分流電線,他絲毫不擔心危險性,「停機就損失產能,師傅也
不敢這麼做,但我是黑手出身對電路有把握,老闆自己來搞定。」就這樣一天之內裝機完
成,隔天新機就全速運轉。
產能太高,讓工業局曾有「美麗的誤會」
https://imgur.com/dKM98z2
20多人的小工廠擁有穩定高產能,產線上的員工忙著檢查口罩成品,完全沒有喘息空間。
(攝影/楊子磊)
口罩國家隊為了激勵徵用口罩廠從8到10小時的生產,改為24小時不停機,針對每一家的
產能訂出標準值,並以30天來計算平均日產能,只要超過標準值,全部生產的口罩都可以
外加20%的獎勵金,等於是每一片口罩多拿0.5元。經濟部工業局檢視加利的工廠規模、平
均產能與人力,結果訂出日產18萬片的標準,必須超過數字才有激勵獎金,而且不包含國
家隊機台的產量。
林明進講到這一段還是氣憤難平,他只有三條老生產線,居然訂出這麼高的標準,直接打
電話給經濟部長沈榮津抱怨,甚至與工業局吵架很多次,最後黃博雄與工業局民生化工組
組長沈輝嵩一起到工廠實際場勘後,才將標準值調降至日產9萬片。
要求員工24小時輪班得要有足夠誘因,林明進答應旗下20多位員工,超過政府標準值的獎
勵金全數歸員工所有。投入國家隊生產迄今,加利的員工,平均每人月薪提高至7到8萬元
,甚至有員工月薪達到六位數。但人力仍然不足,林明進還緊急找回以前曾經工作過的老
員工們,以每小時180元時薪進廠打工賺外快。就有員工私下跟我們透露,現在的月薪比
以前多出三分之一,加班也心甘情願。
黃博雄回憶起這件事,他笑說:「因為加利的數字太漂亮,每日報表都很穩定,數字上的
估計確實高了一點,但我覺得林老闆應該還是達得到,只是要非常拼命,因此最後以激勵
廠商為原則,決定調降標準值,讓他可以心甘情願的加班趕工。」只是這個「誤會」更驗
證林老闆技術確實了得,只有舊機器的狀態下,仍有不輸大廠的單位產能,導致工業局誤
以為加利有2倍的產線。
SARS一役後練功17年,無懼再為國家作戰
https://imgur.com/mWvh7Cg
只要談起口罩,林明進語速不自覺加快,講到激動處雙手也不自覺揮舞,個性直爽毫不掩
飾好惡。(攝影/楊子磊)
投身口罩製造已經23個年頭,林明進是國內6家有經歷過SARS的口罩廠商之一。當年他只
是大廠的小小代工,負責全力幫忙生產口罩,如今其他5家都已經是知名的大廠牌,只有
他的口罩廠還是小規模。他不諱言,當年因為只是代工,沒從大訂單中分到太多利潤,無
法像其他口罩廠一樣擴廠,但17年前那場戰役,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林明進描述,當時市場非常混亂,大家都在搶N95口罩,價格都已經飆漲,政府開始徵用
口罩時,每天只能睡4小時,幾乎全天都在工廠裡盯著生產線,確保每一片口罩都順利生
產、可以出貨。這樣的日子經歷3個多月,其他口罩廠幾乎都賺到上億元的收入,但他拼
命生產的結果,是利潤被親戚搶走大半。
一晃眼17年過去,今年的過年前,他聽到中國同業傳出口罩禁止出口,他心裡就知道疫情
可能不妙,因為SARS時期中國都還沒有這麼做,這次絕對非同小可。那時他就已經開始「
超前部署」,計畫著該怎麼把員工重新排班,準備進入24小時不停機瘋狂生產的日子。
果然沒多久他就接到經濟部來電,2月3日到經濟部開會,林明進回憶,當時沈榮津同時開
三場會議,分別找來口罩廠、原料與工具機,確認口罩國家隊成軍,而所有廠商也都同意
接受徵召。林明進說:「根本毫不猶豫,這是我從事口罩業20多年來,第二次能做點大事
,而且上次我還只是剛入行的菜鳥,這次不一樣,我已經練功17年,有信心當重要成員。
」
從3月2日開始每天24小時不停生產,二十幾年資歷的老員工守護夜班,並把穩定的機器全
部留給夜班使用,他自己固守白天,盯著不穩定的機台和資淺的員工,確保夜間全速生產
不中斷,兼顧白天與晚上都有穩定效能,「每天晚上11點才回到家,洗個澡躺在床上還在
想怎麼調度會更有效率,清晨7點就出門,連老婆都擔心,已經快60歲了這樣會累出病,
已經跟SARS當時40歲的壯年不一樣,但遇到這種時局,我就是無法輕鬆看待。」
「錢可以少賺,但不能賣次級品給黑手弟兄」
https://imgur.com/1S8yrLw
國防部派出官兵協助口罩廠將完成品封口後裝箱,讓口罩廠專心負責生產。(攝影/楊子
磊)
只要談到口罩,林明進語速不自覺加快,講到激動處雙手也不自覺揮舞。他做起事來完全
是個急驚風,但個性直爽毫不掩飾好惡,例如他在會客室的土地公神桌旁,就掛著同業在
2009年H1N1新流感疫情期間無法如期交貨的道歉信,還細數不肖同業趁著疫情發大財的行
徑,讓人擔心他是否會得罪人,他倒是一派輕鬆說:「這又不是我捏造的,千真萬確的事
實還怕別人知道?」並強調只是用來提醒自己,別犯了跟別人一樣的錯。
紡織所也私下稱他是「桀驁不馴的怪咖老闆」,每個派駐在加利的紡織所員工都備感壓力
。曾經有一位紡織所技師因為回報數字太精確,直接被趕出工廠,林明進解釋:「那是我
多生產準備拿來當週末假日的產量,確保每天產能都很穩定,竟然直接回報,打亂我的生
產計畫,當下直接痛罵趕人。」讓紡織所人員只能在門口罰站,不敢踏進工廠一步。
他除了個性很衝之外,對於口罩品質也相當堅持,他說:「當年我是為了同樣是黑手的兄
弟,轉行改做工業用口罩,一片只賣1塊多,希望他們靠這片口罩阻隔粉塵,避免傷及肺
部。」因此針對口罩最關鍵的熔噴不織布,他堅持只向國內大廠敏成進貨,「雖然比較貴
一點,錢可以少賺,但不能賣次級品給黑手弟兄,這樣我會睡不著。」
直面疫情挑戰極限,現金買新機自己裝
https://imgur.com/M3njxSc
在機台中快速生產壓印了Made In Taiwan字樣的口罩。(攝影/楊子磊)
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目前還看不到盡頭,林明進已經開始籌劃下一階段,直接用現金
採購與國家隊同款的機台,還不斷調校,希望從目前每分鐘120片的速度加快至150片,挑
戰原廠設定的1.5倍產能。最近又透過中國的朋友買進一台中製機台,只是完全沒人可以
安裝,他依舊展現技術本位的傲氣:「我自己會裝,有信心測試到可以量產。」預計兩部
新機組上線後,可以從目前日產30萬片的產能再增加一倍。
只是大量擴增產能,萬一疫情結束沒有口罩需求後怎麼辦?林明進透露,已經有日本廠商
來探詢合作,這波台灣國家隊口罩打出名號,以後或許有機會外銷,「只是目前還沒空想
這麼多,每天忙著全力生產口罩,並親眼看著郵局人員搬走,就夠了。這是我在這次疫情
中唯一能做的事。」
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interview-mask-national-team-carrymask
那個網頁好像404了
不過我還是想問下町火箭版口罩國家隊怪咖老闆到底多厲害
會自己調校機台
新機台還隔天就能產口罩
對口罩品質還很堅持
不能賣次級品給黑手兄弟
預計可以從目前日產30萬片的產能再增加一倍
以後或許有機會外銷日本
「只是目前還沒空想
這麼多,每天忙著全力生產口罩,並親眼看著郵局人員搬走,就夠了。這是我在這次疫情
中唯一能做的事。」
最後想順便問一下
這幾個禮拜口罩比較好買
買到完全沒鋼印的一盒
還有鋼印看不出來什麼圖案的兩盒
完全沒鋼印的戴起來輕飄飄的還很透氣
484新科技啊
另兩盒還沒拆...QQ
不過盒子都不是這家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