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歷史課
就是老師照課本章節
自己愛怎麼講就怎麼講
近代史少有好有壞
好處是台灣近代認同混亂
老師個人意志少一點干涉學生
壞處是學生缺少思考的機會
所以大家學歷史
就是上課睡覺看自己的書
考試抓考古題重點範圍
亂背一通就好了
現在增加近代史比例是趨勢
老師的引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向
以人權角度思考?
以利益角度思考?
以民族主義角度思考?
以個人喜好方式思考?
如果對事情的解讀會有單一答案
台灣就不會有這麼多認同差異
不過說到三國從課綱上消失
這完全不是問題啊
高中生自己選擇喜歡的主題進行專題研究報告
中外歷史當中
資料最多(電動最多)
年輕人最愛的
辦個投票
三國一定是第一名
就算課本資料少
老師可能還要限制學生
不要都選三國做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