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韓國的長壽詛咒 日本的高齡化慢性病

作者: crocus (哪來的)   2020-09-25 23:09:16
1.媒體來源:工商時報
2.記者署名:工商時報 譚淑珍,駐日特派 黃菁菁
3.完整新聞標題:韓國的長壽詛咒 日本的高齡化慢性病
4.完整新聞內文:
韓國→三個五年高齡計畫 力抗又老又窮
「當高齡意味著將陷入貧困,長壽就不是一種福氣,而是詛咒。」金喜來(音)年近70歲
,每周固定時間到首爾恩平區的甜甜圈店打工,月收入約40萬韓元(約台幣1萬1,504元)
,只能過著窘困的生活,連開冷、暖氣都有問題。
在不到3坪大的地下室租屋處,每天看不到日月星辰,也看不到未來,金喜來每晚將頭枕
在用衣服疊起來的「枕頭」時,心中默默祈求上蒼垂憐,讓他一覺不醒。「如果有勇氣,
心一橫,往漢江一跳,人世間的煩愁就隨江而逝吧。」金喜來就是沒有勇氣。
類似金喜來的悲情,在韓國是現在進行式,韓國老人自殺率節節提升,依據韓國自殺預防
中心的數據,每年70歲以上年長者的自殺率,全國平均值為24.3%。
依據韓國國家統計廳統計,韓國65歲以上人口在2019年時突破800萬人,達到802萬人,佔
總人口的14.9%,年齡中位數是42.6歲,到2040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33.9%,然而
讓韓國朝野感到比北韓核武還要令人恐怖的是,65歲以上人口相對貧窮率高達45.7%,也
就是說,韓國的高齡社會是「又老又窮」。
「又老又窮」的韓國老人們,為了生計,只能像金喜來一樣,年近70還得打工。事實上,
在韓國70歲以上老人的雇用率,超過33%。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承珍(音)指出,韓國
老人貧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獨居。
https://cteecors.azureedge.net/wp-content/uploads/2020/09/22/22-02609-008.gif
資料來源:韓國統計廳、韓國保健社會研院    製表:譚淑珍
老人不獨居 就領不到全額津貼
這是在韓劇中看不到韓國的另一個真實面。韓國老人選擇不與子女同住,是因為政府對發
放老人津貼有嚴苛的審批,只要父母與子女同住,便被視為有子女扶養,所獲得的福利津
貼便被扣除一大半,為了取得國家發放的老人津貼,導致超過72%的老人選擇獨居並孤獨
的生活。姜承珍直言,這是制度不完善的結果。更慘的是,有些老人是為了不成為兒子的
負擔而自殺。當韓國年輕一輩陷入薪資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時,「孩子們也沒有能力養
他們,」韓國雇用情報院研究員朴佳悅(音)指出,現在年輕世代的觀念是「老年人應該
是由國家照顧,而不是家庭。」
事實上,韓國統計廳的調查也得出「國家應介入」的結果,超過五成的韓國人認為「政府
、社會與家庭應共同承擔老人照護」,保健社會研究院研究員鄭景熙(音)指出,顯示只
靠家庭力量,是很難養老人,國家必須扮演一定的關鍵角色。
對高齡社會的到來,韓國難道沒有充分意識到?其實,韓國早在2005年就意識到低生育與
高齡的人口問題,還因此制定了《低生育老齡社會基本法》,並在青瓦台設立直屬總統的
委員會,《基本法》明定從2006年開始,每五年制訂一個基本計畫。
第一個五年,是為高齡社會制定基本法律依據,包括2006年的《老齡親和產業振興法》,
2007年定了《老年人長期療養保險法》並於2008年7月1日實施。第二個五年,則是布建基
礎設施。第三個五年,也就是從現任總統文在寅上任後,政策目標是落實促進老年人的心
理健康,排解他們的孤獨感。
可以看出來,《基本法》從2006年至今,韓國政府著重在建立法律及制度保障,並沒有從
韓國家庭及老人的實際需求著手。
現實上,韓國現行法規對老人福利,根本上是著重在「敬老」,例如將每年10月2日定為
韓國的「老人節」,65歲以上高齡者都可獲得敬老年金,每兩年一次免費體檢,他們更可
以獲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折扣優惠等。
而號稱重視福利政策的文在寅政府,在2017年上任後,雖然將基本養老金從每月20萬韓元
(約新台幣5,752元)提高到30萬韓元(約新台幣8,628元)。然而,這對生活陷入窘困的
韓國老人不過是杯水車薪,小恩小惠,無法改變「又老又窮」的現況。
為了解決韓國老人「又老又窮」的難題,也為了讓老年人口有穩定收入,文在寅政府一直
將延長退休年齡列為「高齡政策」重要主軸之一,也因此上任以來在「創造就業」上,增
加了兩倍的職缺給高齡者。
創造高齡就業 卻讓青年失業
然而,文在寅政府為解決高齡貧困問題提出的一連串措施,朴佳悅指出,反而引發了企業
因人事成本加重、導致員工升遷緩慢、青年就業機會變少等更多的社會問題。
如何讓高齡者有尊嚴地活下去,特別在新冠疫情重創經濟、社會情勢中,同時兼顧高齡者
生活需求與青年就業機會,是韓國政府當前的難題。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兼副總理洪楠基今
年8月底特別召開了「緊急經濟中央對策本部會議」,高齡議題是其中重點之一。
在該次會議中,洪楠基確立了「高齡者是社會資產、不是社會問題」的政策主軸,並以擴
大高齡就業、增加老人福利以及推動健康,作為斬斷社會快速老化的政策目標方向。
有了目標,就要設定需求評估。文在寅政府發現高齡世代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未來沒安
全感、想繼續工作、沒有地方進行社交等。因此政策制定著重在「學習與探索」、「工作
與社會參與」、「文化與基礎設施」等構面,並結合社會福利、就業與終身學習,從退休
生活規畫開始,協助面對退休生活的轉變,接著建構與學習新的生活、創業或是參與社會
貢獻活動等。
當社會愈來愈高齡化,韓國多數的高齡者「又老又窮」的現況,能否靠政府提出「高齡者
是社會資產、不是社會問題」政策主軸,就能有所反轉?姜承珍指出,政府的政策是否能
滿足高齡者實際需求、是否跟得上社會快速的變遷,是關鍵。
日本→六大對策當藥方 醫保改革很頭痛
日本是全球高齡化的代表國家,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人力物力需求,在安倍晉三擔任首
相的近八年任內,從調升消費稅、改革年金制度,到營造高齡友善環境,可說是卯足了全
勁。然而,高齡化就像慢性病,沒有特效藥可治,政府可以做的,就是設法延緩病情惡化
,這也是安倍接班人-現任首相菅義偉不可規避的挑戰。
許多日本學者目前在討論「2025年問題」,因為2025年是團塊世代(指1947至1949年「第
一次嬰兒潮」出生)即將超過75歲的一年,預估75歲以上的人口將占日本總人口的18.1%
,達2,179萬人,即每五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人超過75歲。前所未見的超高齡社會即將來
臨,社會保障費將成為日本政府沉重的負擔。
2025年…75歲以上人口近兩成
根據內閣府發表的2020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預估,2036年的高齡化率為33.3%,即每
三人當中有一位65歲以上的高齡者。2065年時高齡化率為38.4%,即約2.6人當中,就有
一位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7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也達25.5%,即約每3.9人就有一人是75
歲以上。
從65歲以上人口和15至64歲的工作世代人口的比率來看,1950年時每12.1人支撐一名高齡
者,2015年則為每2.3人支撐一人,到了2065年,每1.3人就要支撐一位65歲以上高齡者。
日本2013年的高齡化率(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率)為25%,2025年將超過3成,屆時社
會保障費的總額將達150兆日圓(約台幣42兆1,950億元),是2013年度的1.3倍,將成為
龐大的財政負擔。
安倍政府2014年將消費稅率從5%上調至8%,2019年10月1日再強行從8%上調至10%,主
要也是為了解決少子高齡化社會之下社會保障費不足的問題。隨著高齡化的發展,年金和
醫療費都大幅增長, 日本近30年的社會保障費已漲了3倍,因此必須靠消費稅來增加稅收
,充實國庫。
縮短年金年限、提高請領年齡
為了讓年金制度能穩定維持下去,政府還提高了請領年金的年齡限制。日本的年金制度分
為20至60歲全體國民加入的國民年金以及公司員工、公務員加入的厚生年金。以前65歲起
可請領國民年金,60歲起可請領厚生年金,2013年修改年金制度後,陸續提高請領厚生年
金的年齡,1961年4月2日以後出生的男性及1966年4月2日以後出生的女性65歲才能領厚生
年金。
安倍除確保社會保障費的預算外,還採取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措施,包括將請領年金的加入
年限從至少25年減至10年,讓更多人可以領到年金。針對低年金收入的老人提供每年約6
萬日圓的津貼、降低低所得老人的照護保險費等。
日本政府鼓勵高齡者退而不休,能工作時繼續工作,活到老做到老。《2020年版高齡社會
白皮書》刊載今年1月做的民調結果也顯示,60歲以上者每五人當中有一人認為「趁還能
工作就想一直工作下去」,比回答「工作到70歲左右」的人多2成。「想做到70歲左右」
的占21.7%、「做到75歲左右」的占11.9%、「做到80歲左右」的占4.8%。
https://cteecors.azureedge.net/wp-content/uploads/2020/09/22/22-02609-009.gif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及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公布的人口估算
日本高齡社會對策的基本框架是《高齡社會對策基本法》,內閣府設置特別機構「高齡社
會對策會議」,每年都會向國會提出高齡社會對策年度報告。日本政府內閣會議2018年2
月16日還擬定高齡社會對策的大綱,即政府推動高齡社會對策的中長期基本綜合指標。
大綱中敘述「高齡者的體力、年齡變年輕,同時參與就業、地方活動等的意願高」、「65
歲以上一律被視為『高齡者』已不符現實」、「應營造能讓有意願的高齡者發揮所長的社
會環境」,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安心邁入高齡期,「必須提供充份的支援及完善的安全防護
網」。
高齡社會對策主要分為六大領域來推動,包括:
一、就業及所得:為實現無論任何年齡都能工作的社會,需完善工作環境。穩定的經營公
共年金制度、支援資歲形成等。二、健康與福利:推動強身健體,繼營可持續的照護保險
制度。充實照護服務,實現照護人才零離職的目標。經營可持續的高齡者醫療制度、推動
失智老人支援對策、充實人生最終階段的醫療、促進以居民等為中心的地方互相支援體制
。三、學習及社會參加:促進學習活動,促進社會參加活動。四、生活環境:確保富足穩
定的居住生活,綜合性推動適合高齡社會的城市建設、確保交通安全、保護高齡者使免於
犯罪、災害等。促進利用「成年後見制度」(針對有精神障礙、失智或智力低下的成人,
在無法管理財產的情況下,可透過簽約等手續指定代理人、監護人的制度)等。五、研究
開發及國際社會貢獻等:謀求先進技術的研發以及高齡者市場的活性化。推動研究開發、
完善基礎設施。與海外各國共享知識和課題等。六、推動所有世代的活躍:即不分年齡都
能工作,參與社會活動。
日本政府2019年針對高齡社會對策編列的相關預算為21兆7,197億日圓。其中就業、所得
領域為12兆5,185億日圓;健康、福利領域為9兆1,638億日圓;學習、社會參加領域為171
億日圓;生活環境領域為54億日圓;研究開發、國際社會的貢獻等領域為34億日圓,推動
所有世代的活躍領域為115億日圓。
這六大領域陳義甚高,但推動起來絕非一蹴可幾,以第二項「照護人才零離職」目標為例
,就與現實還有很大的距離。根據厚生勞動省估算,2025年必須有約253萬人的照護人才
。事實上,照護工作累,薪水低,很少有人想從事照護業,因此預測屆時在照護業界工作
的人只有215萬人,與需求差了約38萬人。
厚勞省5月下旬召開「全世代型社會保障檢討會議」,最大的課題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中間報告」聚焦後期高齡者(7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負擔問題,擬將後期高齡者的窗口
負擔額比率從現在的1成提高至2成,且所有醫院在診療後期高齡者時也要負擔100日圓等
的一定額度。
原本預定今年夏天做出改革的「最終報告」,但受新冠肺炎問題的影響,延至今年底報告
才會出來。現在日本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惡化,民生生活受到擠壓,若要再加重
高齡者的負擔,恐怕會引起不小的反彈。
5.完整新聞連結: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40274.html
6.備註:還好台灣ㄟ(′‧ω‧‵)ㄏ
作者: omfg5487 (suPeRthICc)   2020-09-25 23:10:00
年輕不努力讀 現在當然只能擠首都領低薪啊
作者: LouisLEE (屏東尼大木)   2020-09-25 23:10:00
台灣也快了
作者: joumay (怪怪的小其)   2020-09-25 23:10:00
麻浦: 麥擱跳啦
作者: nopetw (pom-poum)   2020-09-25 23:12:00
所以要珍惜跟你搶公車位的老人喔 嘻嘻
作者: smileboy2016 (hahaha)   2020-09-25 23:16:00
安樂死:
作者: ting74942 (@w@)   2020-09-25 23:19:00
南韓沒有最低基本工資嗎,怎麼比台灣還低
作者: pikakami (我買不起徠卡)   2020-09-25 23:19:00
日本老人都做到超老 很厲害
作者: TABEKING (食神)   2020-09-25 23:21:00
我阿公整天都在家裡看電視,感覺也花不了幾毛錢
作者: EricOu0218 (歐寶)   2020-09-25 23:31:00
臺灣的老人感覺快活多了
作者: Kazetachinu (吾乃肉弟國子民)   2020-09-25 23:33:00
長照悲歌
作者: edc3 (草屯分局包庇田勝J性侵^^)   2020-09-25 23:33:00
放心,韓星板那些腦殘韓飯臭婆娘,是不會直面這些事實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