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聚餐被稱「南投人」…埔里女子爆氣:我

作者: liquidbox (樹枝擺擺)   2020-10-22 18:29:10
※ 引述《amilkamilk ()》之銘言:
: 問別人是哪裡人
: 回答台北人的
: 九成都是住在新北
: 問到真的台北人
: 大多都會說
: 我住大安
: 我住信義
: 我住中正
: 我住在大安森林公園旁邊
: 我住在101旁邊
: 這樣
AI要學自然語言之所以難,
就是因為自然語言有太多非語言線索(或稱脈絡),時時在影響語言的使用
以「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來說,
真正影響回應方式的是雙方的關係
如果答者跟問者都在同一縣市,他們不會說縣市名
如果兩人在不同縣市,原則上會先考量是否講縣市名,
有其他考量才會講鄉鎮市區等次一級的分類
所以如果兩人都是台北市人,那回答者不會以「我是台北人」來回應「你是哪裡人」
如果兩人都是新北市人,那回答者也不會說「我是新北人」
而是會更具體地說自己在哪個鄉鎮市區或傳統地名(像天母、景美)
如果台北市人問新北市人「你是哪裡人」,新北市人不會回答自己「我是台北人」
但如果屏東人問新北市人「你是哪裡人」,新北市人可能回答自己是台北或新北人
回答台北,不是因為想沾光,而是怕真的有人不知道新北在哪裡
另外也因為新北市改制也才沒多少年,絕大多數還活著的台灣人都經歷過台北縣時代
很多時候是習慣問題(但這部分不在這篇的討論範圍中)
換言之,如果一個新北市人回答「我是台北人」,
表示問者根本不是台北人,而對方可能怕你不知道新北在哪裡,
才用含糊的說法帶過去
除非「你是哪裡人」不是閒聊、開話閘子的話題,而是發生在一個很正式的情境
例如警方把一個人帶到派出所,問「你是哪裡人」,
回答者應該會想連巷子名稱都講出來
含糊式答法是自然語言常見的情形
因為人的語言不是像電腦語言一樣主要用來完成純目標導向的任務,
而是負載大量複雜的社會目的
沾光是社會目的、不想別人問太多也是社會目的、避免尷尬也是社會目的
刻意對金門人強調自己住在天母、信義區或大安區,也是社會目的
面對「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
怎麼回應本來就是要看談話當下情境、雙方社會關係等等社會脈絡才能決定怎麼回應
不過如果三不五時有新北人跟你說他是台北人
那我打包票,你不是台北人
作者: Samiou (山貓)   2020-10-22 18:31:00
痾..好喔
作者: konanno1 (konanno1)   2020-10-22 18:36:00
又AI, 台灣哪來那麼多AI大師
作者: ha5438044 (GoGoBro)   2020-10-22 19:04:00
結論精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