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馮靖惠
3.完整新聞標題:
你的國小是菜市場名嗎?這所國小全台有18所撞名 有人一條龍到大學?
4.完整新聞內文:
你國小、國中唸的學校是菜市場名嗎?本報查閱教育部最新資料,全台2600多所國小之中
,就有1200多校「至少」和另一校校名相同,其中「撞名」第一名的是中正國小,全台有
18所,高雄和台中都各有2所;基於「特殊情感」,全台的中正國小校長還特別開了一個
LINE群組聯繫。也有人從國小到高中「一條龍」念中正。
「中正」拿下國小、國中撞名雙料冠軍
校名「菜市場名」第一名,是取自前總統蔣中正的「中正」。全台同名學校中就屬「中正
」最多。據統計,各地中正國小有18所、國中7所、高中職3所、大學1所,各級學校名叫
中正的總計近30所。
以國小為例,中正國小全台有18所居冠,第二名是中山和成功國小,各16所;國中的部分
,「中正」還是第一名,拿下雙料冠軍。中正國中有7所,中山國中6所,忠孝國中5所。
同一縣市有多所中正國小 還得細問在哪一區
這些「中正」校長們都說,經常發生「寄錯郵件」或是「貴賓跑錯學校」的趣事;至於畢
業生,得要問清楚哪個縣市的國小,才能確認是不是同校校友。尤其在縣市合併之後,就
算同一縣市也會出現好幾所「中正」國小,還得細問到所在縣市區域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
是校友。
只是全台為何一堆中正、中山,推測應是基於歷史因素,許多國小喜歡拿歷史人名當作紀
念,再加上教育部規定國中小校名由各縣市自訂,特別容易撞名。
外賓常跑錯校 全台中正國小校長開LINE群組
高雄市鳳山區中正國小民國48年創校,校長彭連煥說,縣市合併前,高雄縣和高雄市各有
一所中正國小,合併之後就變成高雄苓雅區和鳳山區各有一間中正國小。曾經一度想改名
,但如果比照台北市中山國小改名為逸仙國小,那中正國小要改什麼?他笑說,改名「介
石」好像也怪怪的。
彭連煥表示,如果學校舉辦活動或研習,外地的貴賓經常跑錯,幸好兩校路程沒有差太遠
。他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也會特別強調是「鳳山區中正國小」。全台中正國小校長也有一
個LINE群組,大家會互相交流。更巧的是,他跟苓雅區中正國小校長吳軒銘 ,兩人是差
了三屆的國中學長學弟。
有學生從國小到高中「一條龍」念中正
「還有學生是一路念到中正高中。」彭連煥說,有中正國小的學生畢業後,繼續念高雄的
中正高中的國中部和高中部。記者追問,是否有繼續念到中正大學的?彭連煥說,每所高
中應該多少都有考上中正大學的學生,但國小端沒有繼續追蹤就是了。
台北市中正國小是台北市少數百年學校之一,不過一開始的校名卻非常特別,是到後來才
改名的。中正國小於民國前4年創立,名為「大龍峒公學校朱厝崙分校」,歷經四次更名
,民國57年8月才改為「台北市中山區中正國小」。
台北市中正國小校長方芳蘭表示,新北市新店也有中正國小,常常有人把應該是寄到新店
中正國小的信件寄錯到他們學校,有時候公文也會發錯。
台北市中山國小改名為「逸仙國小」
台北市逸仙國小經歷了四次改名。從民國46年2月開始籌建,原定名為「大屯國民學校」
,後改名「中山國民學校」,原隸屬陽明山管理局,之後因陽明山改隸台北市管轄,改制
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中山國小。62學年度奉台北市教育局函,四度更名為「台北市北投
區逸仙國小」,延續至今。
台北市逸仙國小校長陳曉慧表示,因為早期歷史背景的原因,很多學校會以孫中山或蔣中
正命名。孫中山字逸仙,而國父紀念館旁邊是逸仙路,很多人誤以為逸仙國小在國父紀念
館旁邊,但事實上學校是在北投區,「很多人會接不起來。」
陳曉慧還說,逸仙國小和全國歷史最悠久的宜蘭市「中山」國小,從民國100年締結姊妹
校,至今已滿10年。
「同名同姓」的高中校名也很常見,避免民眾因學校「撞名」困擾,甚至影響學生升學權
益,教育部多年前修法。依照高級中等教育法,公立高中職的校名,依其類型、群科類別
,由主管機關定之;私立高中職不得以地名為校名,其校名由學校財團法人於申請籌設時
定之,非經各該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變更。私立高中職申請設立的校名,足使一般民眾誤
認與他校為同一學校者,主管機關可以變更。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3/5072883
6.備註: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