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999132 (Anna)
2021-05-23 02:30:31很好奇啊
突然冒出一堆統計學專家貼圖貼文旁徵博引舉例說明說校正回歸有其必要性
姑且先相信好了
他們還說這是只要有讀書就知道的東西
既然這麼基本
那為什麼之前一整週在公佈案例時都沒人提到之後可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作者:
yun0215 (阿酥)
2021-05-23 02:31:00你各位又沒問^^
作者:
Dinenger (低能兒)
2021-05-23 02:32:00你沒讀書當然不知道這是常識啊 怪我嘍
作者:
Dinenger (低能兒)
2021-05-23 02:33:00不過這不怪你 不會就要問 就要學 學習新知識
作者:
SDFSDF (貝爾斯)
2021-05-23 02:33:00一年365天被我改成366天 校正回歸後時光會倒流
作者:
em4 (通通去吃寶路啦><)
2021-05-23 02:34:00不要太不滿
作者: mayday75816 (飛呀飛呀) 2021-05-23 02:36:00
有問題你要問呀 啾咪
作者:
Dinenger (低能兒)
2021-05-23 02:37:00平常日要上班 沒人注意新聞啊 周末校正才更多人知道啊
作者: yuou1256 (ORay) 2021-05-23 02:37:00
延遲的原因就是篩檢需要時間,還有一篩二篩,以及上傳時的延遲,系統更改要時間,重抓資料要時間
作者:
froce (froce)
2021-05-23 02:38:00是真的有需要加回原本的天時,這樣你才可以去看正確的確診率,看趨勢對不對。不過問題是檢測能量不夠你早就該講了,不該說是蓋牌,而是
作者:
em4 (通通去吃寶路啦><)
2021-05-23 02:38:00平常日要上班 假日才能拼進度啊
作者:
Dinenger (低能兒)
2021-05-23 02:38:00反正目的就是民眾知情不就好了嗎 不要在意這種枝微末節
作者: yuou1256 (ORay) 2021-05-23 02:39:00
公衛的角度來看,有一說一,沒有根據的東西不能亂報,恐慌是傳染疾病最致命的點,所以要等到系統data都reload後才能公布
作者: angelolee 2021-05-23 02:42:00
活到現在沒聽過這名詞
作者:
Dinenger (低能兒)
2021-05-23 02:42:00樓上孤陋寡聞不要到處講這詞我小學就知道了
你記者會就是要面對大眾說明的,很明顯這次就是沒達成這個首要目標,反而製造出很多質疑
作者: yuou1256 (ORay) 2021-05-23 02:47:00
校正就校正,以回歸測試的回歸來說,回歸regress whichmeans "return to a worse or less-developed state",也就是發生 [變化] 時,狀態倒退到一個 [不穩定] 的情況,[變化] 就是之前的篩檢結果回報
作者:
froce (froce)
2021-05-23 02:47:00說小學就知道的,你現在該不會是小學生吧?科科。
作者:
froce (froce)
2021-05-23 02:50:00樓上,別再洗啦,回歸是對岸用的,台灣翻譯叫迴歸。
作者:
lws0527 (鞥)
2021-05-23 02:52:00一針見血給推
作者:
froce (froce)
2021-05-23 02:53:00Backlog連我們的國家教育研究院查出來都叫待完成量,校正回歸根本就是不想讓人看懂的新詞好嗎?
今天要講的其實是檢驗能量不足啦只是不能這樣講 只好發明一堆有問題的詞
跟民眾說明的記者會賣弄名詞有什麼意義,老實說檢測跟不上數字有落差不就好
樓上認為目前檢驗能量一天多少?今天+400是14k的結果,那+321加上去所以昨天檢驗3萬?
作者: yuou1256 (ORay) 2021-05-23 03:02:00
也沒人能說出backlog的正確說法
作者:
hua0155 ((  ̄ c ̄)y)
2021-05-23 03:13:00一切的都是黨的旨意,跟著黨走,什麼都對了
作者: yuou1256 (ORay) 2021-05-23 04:10:00
放到正確的日期才能給大家看到正確的疫情趨勢啊
作者:
XWSL (XWSL)
2021-05-23 04:17:00爆蓋 衝二萬啦 不然要欸跌回八千了欸 怎麼炒房ㄚ
作者: ODays 2021-05-23 07:27:00
會有人跟你說 數字不重要 要看足跡!!數字是下等人在看的
作者:
austar (austar)
2021-05-23 07:33:00校正回歸很不好 是說之前都說錯了 新聞報導的204、246以後都是找不到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