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校正回歸唯一的合理性在於是否在"回歸日"就進行送醫(收治)的動作
例如加入快篩之後, 如果結果為陽性, 就先送去檢疫所隔離, 等待pcr的結果
如果後來確診, 這些人數因為檢驗/行政的作業而產生delay, 回歸到收治那天是合理的
如果因為這些delay而延誤了隔離的時間,
那繼續留在社區裡傳播的期間就不應該回歸
當然, 這些都是在醫療量能足夠的前提下
※ 引述《xampp (xampp)》之銘言:
: ※ 引述《tonyhsie (一筆揮毫天下定)》之銘言:: 其實應該沒那麼複雜
: : 那要怎麼辦?
: : 所以今天校正回歸的,就是把這 400 個 delay 的案例
: : 通通按照 PCR 採檢日+2 = 結果出爐 = 標號日 的規則放回前幾天去
: : 所以應該沒有你想的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 : 反而是因為要讓標準一致,才需要把這 400 個因為檢測結果來不及的案例,放回前幾天
: : (3天前採檢的,放到昨天;4天前採檢的,放到前天;依此類推)
: : 柯文哲建議,病例量太多的時候,還要堅持用PCR做為確診人數,恐怕在公共衛生上
: : 是不太切實際。目前每天在公布疫情數目,要有新的方法,才能精確反映疫情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