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msboy (一 身 是 宅)
2022-01-07 11:05:32※ 引述《james7923 (詹姆士Q)》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ettoday
: 2.記者署名:
: 劉昌松
: 3.完整新聞標題:
: 3萬2千人酒駕遭起訴 疫情也檔不住「酒駕成最嚴重犯罪」
: 4.完整新聞內文:
: 高雄BMW男黃子洋去年底酒駕造成林家1死3重傷,酒駕修法加重刑責的呼聲再起,但根據
: 法務部統計資料,過去台灣3度修法,已經把酒駕致人於死刑責加重到無期徒刑,2020年
: 仍有5萬人因不能安全駕駛罪遭起訴,即使去年疫情限制民眾生活,到11月為止,也累計
: 起訴了3萬2千人,遙遙領先第2名的詐欺被告2萬6千多人。
: 台灣以前對於酒駕只能用行政罰錢了解,1999年才把酒駕列進《刑法》公共危險罪章,當
: 時並沒有嚴格限制酒精呼氣濃度標準,大家耳熟能詳的0.55 mg/L,只是刑事移送標準,
: 觸法最重可判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萬元以下罰金,而且酒駕致死,只能用最重2年
: 徒刑過失致死來判罪。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105/d6105433.jpg
: ▲全國地檢署歷年起訴罪名與人數統計摘要。(圖/記者劉昌松製表)
: 2010年間,英國商人林克穎在台灣酒店消費後,執意酒駕,撞死孝子送報生黃俊德,隔年
: ,立法院首度通過修法,提高單純酒駕刑責到最重2年以下徒刑,另外增訂酒駕致人於死
: ,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徒刑,致重傷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2013年間,台大女醫曾御慈遭男子詹震山酒駕撞死,再次引起社會譁然,立法院在同年火
: 速通過修法,直接明文把原本的0.55移送標準,提高為「吐氣酒精濃度0.25 mg/L」或是
: 「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者,就是酒駕,同時把酒駕致死罪刑責提高到3年以上、
: 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2019年農曆春節前夕,酒駕累犯陳瑞盈無照酒駕,逆向撞翻多輛汽機車,2名機車騎士當
: 場慘死,台灣第3度修法,5年內再犯酒駕因而致死者,處無期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
: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880/d3880590.jpg
: ▲台中陳瑞盈酒駕累犯撞死2名機車騎士後,政府第3度修法,把酒駕致死刑責提高到無期
: 徒刑。(圖/資料照)
: 不過根據法務部統計的歷年罪名起訴人數,其中包含毒駕、酒駕在內的不能安全駕駛罪被
: 告,全國地檢署在2014年起訴了6萬6千人達到最高峰,之後雖然逐年遞減,但到了2020年
: ,仍有4萬7千多人因不能安全駕駛罪遭起訴,遠高於通常是打架鬧事的同年度傷害罪被告
: 2萬9千人,以及竊盜罪被告2萬8千人。
: 即使到2021年,因為政府防疫政策關係,許多八大行業和餐飲業被迫歇業好一陣子,法務
: 部統計到11月為止,全國各地檢起訴的18萬多名刑案被告中,有3萬2千人是觸犯「不能安
: 全駕駛罪」,遙遙領先第2位的詐欺案2萬6千多人,酒駕儼然成為全國犯罪人口最多的治
: 安問題。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107/2161500.htm
: 6.備註:
: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沒用的 常常有人說 一定要有高官大人物死了才會進步
舉個例子
昌平墜了2架直升機,共有13位將軍、士官殉難、14顆星星
去年黑鷹失事摔掉5顆星 飛安有進步嗎
還有說高官怕修法修到自己
真正高官沒有在自己開車好嗎
連專用司機都請不起 不叫高官
那酒駕修法加重有用嗎
有用阿 對大部份正常人很有用
但是就算修到要無期 鞭刑 死刑
還是會有人酒駕阿
都不知道為何"那些人"堅持要酒駕嗎?
至少不認為會撞死自己
修法可以 至少要解決"需要酒駕"的動機阿
因為撞死人 人神共憤 修法持續加重也無法阻止阿
為什麼 因為酒駕的人連撞死自己都不怕了
還怕你什麼法律 酒醒後再來後悔都來不及了
事前預防比事後處罰更重要
很重要的概念說三遍
因為酒駕的人連撞死自己都不怕了
因為酒駕的人連撞死自己都不怕了
因為酒駕的人連撞死自己都不怕了
一種人生擺爛 自殺也要拖別下水
好啦 我的答案是
喝酒開車 是自殺過程類型 最爽的一種
理論上 法律與道德幾乎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