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小弟的腦補
是原油產業鏈在資本主義的驅使下追求最大利益
原油屬於剛性需求。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
阿拉伯等國家因為沒有其他主要收入又想維持疫情前的生活水平與開支
所以在通膨的背景下就光靠調整油價來增加收入
美國也不插手。畢竟石油美元雖然是美金訂價
而且如果因為意圖控制油價去插手他國事務可能會讓阿拉伯想要增加與中俄的合作空間
所以沒錢買石油就變成了小國自己的問題
石油美元本來就是為了創造各國對美元的需求而搞出來的規則
方便美國收割各國的經濟利益
可是油價高到一個程度
各國的經濟利益要收割的成本也變高了
同樣的貨物從A地到B地的運輸成本也增加了
更不用說一些高工序的加工產品本來就需要被繁複運輸來運輸去
運輸成本會多重疊加在一個商品上
有一個好的理由可以支撐這個油價上漲
那就是因為疫情導致全球商品供應都變少了
能被購買的物資本來就變少的情況下
就連本來最富有的有力人士都會發現購買力直接下降的問題
賣方不是不想賺那個錢
而是根本沒東西賣
舉個例子 假設漁船過去用流刺網打撈大量漁獲賺取暴利
一條魚從30塊賣100條變成25塊賣500條都能大賺
假設固定成本是900塊
(3000-900)=2100是漁船的生存成本
(12500-900)=11400就是流刺網的超額利潤
可是在海洋生態被掏盡後
也不再容易捕到漁獲後
只剩下50條魚可以賣
那麼50條魚要怎麼榨出2100塊的純利呢?
就是(50* X)-900=2100
X就必須是60了。沒錯。
漁船如果還想生存。
一條魚就必須賣到60塊
因為他只剩下50條魚可以賣
這種情況下
如果影響到固定成本900塊的油價再上漲
不僅會把900塊的固定成本拉高
還可能導致更多層面的物價上漲
讓原本只要2100塊就能存活的漁船可以買到的物資更少
我想這就是現在全球通膨的原因之一吧
油價支撐著商品的運輸成本
經濟的繁榮不可能不仰賴商品運輸創造出來的便利
而最富有的那群消費者對慾望的剛性需求本來就不容打折扣
就會導致原本就變得稀缺的各種物資在漲價的情況下被引導去少數最富有的人群身上
如果其他人群因為根本不容易買到必須民生物資
就會直接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與更多產業的不確定性
這恐怕就不是誰維持低利率或印了多少鈔票就能解決的事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