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33 (酸痛好利利)
2022-11-17 20:47:26媒體來源:
台灣新生報
記者署名:
鍾佩芳
完整新聞標題:
眼睛紅腫 竟是眼癌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22/11/14
眼睛紅腫以為結膜炎,檢查竟是「眼癌」,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
眼癌成因不明,可能長在眼球或眼窩;眼癌可能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也有可能
是原發性眼癌。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癌症防治‧掌握先機」公益系列講座,邀
請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教授主講「眼癌防治‧掌握先機」。
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左上眼瞼出現異物,經診斷為惡性腫瘤,十月十日在高雄長庚醫
院手術切除,初步順利。
眼癌可能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也有可能是原發性眼癌,包括表皮細胞癌、黑色
素癌、基底細胞癌、淋巴癌、視網膜母細胞癌等,生長部分則可能在眼球或眼窩,症狀更
是多樣。
眼瞼會長惡性腫瘤?眼瞼腫瘤八成為良性,二成是惡性,惡性之中有九成是基底細胞癌,
一成是鱗狀細胞癌和皮脂腺癌。如果眼瞼反覆發炎、出現突起或腫塊,甚至出現少見的睫
毛脫落症狀,都應提高警覺。
不少門診病人抱怨「眼皮凸凸一顆」,最常見有兩種,會痛的常是良性的針眼,也就是麥
粒腫,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不痛的常是因皮脂腺堆積導致的霰粒腫,大多熱敷就
會消腫。要是腫塊反覆出現,通常就要做病理切片,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
眼瞼腫瘤二成是惡性,常被誤認為良性霰粒腫。醫師表示,眼瞼腫瘤八成是良性的痣、黃
斑瘤、囊腫、肉芽腫、血管瘤;二成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中,九成是較不易轉移、預後
較佳的基底細胞癌,常長在下眼皮或眼睛內側;一成是較容易轉移,好發下眼皮的鱗狀細
胞癌、好發上眼皮的皮脂腺癌,後者常被誤認為是良性的霰粒腫,而被忽略。
皮脂腺癌較長在上眼皮,要是腫塊反覆發炎變硬,或是出現「睫毛脫落」這種針眼不會發
生的病癥,就要特別小心。上眼皮的皮脂腺較旺盛,皮脂腺癌和霰粒腫都容易長在這邊,
也都有腫塊,兩者常會被混淆,如果霰粒腫治療無效,就要小心評估皮脂腺癌的可能性。
治療上,眼瞼腫瘤通常在眼科門診切除,然後送病理切片;若發現惡性,就要安排二次手
術,做更廣泛的切除,以免癌細胞經由眼眶旁的鼻腔和血流轉移。
術後因眼皮被部分切除可能導致眼睛閉合不全,要暫時用紗布蓋著,以免角膜過乾,接著
要安排眼瞼重建手術,通常重建後三到六個月,八成病人可恢復正常睜閉眼。但病人需要
定期追蹤檢查,以確認癌細胞是否轉移;若已轉移,就要再做放射治療。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tssdnews.com.tw/?FID=10&CID=64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