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蔡麥會」締造台美關係最緊密時刻,學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3-04-06 18:28:44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文字/張鎮宏、李易安
核稿/何榮幸;責任編輯/張詩芸、陳思樺
3.完整新聞標題:
「蔡麥會」締造台美關係最緊密時刻,學者解讀:蔡英文留給繼任者重要禮物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2s0A1RJ.jpg
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右2)於台灣時間6日清晨1點(美
西時間5日上午10點)在雷根圖書館舉行會晤,兩人在場外會面後,一起步入會場。(攝影
/Getty Images/Mario Tama)
在美國「過境外交」的蔡英文總統,台灣時間6日清晨1點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
vin McCarthy),在加州西米谷的雷根總統圖書館會談,這是我國外交史上,總統第一次在
美國本土與代表國會的聯邦眾議院議長見面。
儘管在「蔡麥會」前夕,中國派出山東號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東南海域,並以「台灣海峽中北
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為名,揚言將對兩岸直航貨船、施工作業船實施海上攔檢,但台
美高層互動仍相當順利,蔡英文與麥卡錫特別選在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曾使用的「
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前,共同發表簡短的會後聲明。發言中,麥卡錫不僅再三提
及「台灣對於自由世界的重要性」,他更強調,此時的台美關係堪稱其有生以來最緊密的時
刻。
蔡英文與麥卡錫的正式會面共計兩個小時,前一小時為蔡麥兩人的一對一閉門會談,後一小
時則為台灣出訪代表團(總統、外交部長、總統府祕書長、駐美代表等)與麥卡錫為首的20
名美國國會跨黨派眾議員代表團展開長桌交流會議。之後,蔡英文與麥卡錫發表會後聲明,
但現場沒有開放記者問答,10分鐘後麥卡錫就領著台美代表團共進午宴。
至於外界原本預期蔡英文總統將在雷根圖書館發表公開演講的計畫,最後則未列入行程安排

眾議院跨黨派議員同行,麥卡錫承諾「美國挺台是跨黨派共識」
儘管蔡英文總統與麥卡錫議長選在加州會面的消息,早在3月初就已被英國《金融時報》(F
inancial Times)獨家曝光,但由於中國文攻武嚇的施壓,以及台美政府特別低調的謹慎處
理,蔡麥會的行程日期一直到4月3日才由麥卡錫辦公室對外公布。
蔡英文在加州時間5日上午10點(台灣時間6日清晨1點),從洛杉磯的飯店驅車抵達雷根圖
書館,沿途美方也特別以元首禮遇安排警車開道。而麥卡錫也以東道主的身分提前抵達會場
門外,親自迎接蔡英文與隨行在旁的駐美代表蕭美琴。
麥卡錫與蔡英文在雷根圖書館門口簡單寒暄後,一行人隨即入內、遠離現場超過150家媒體
,進行一對一的閉門面談。雙方互動的內容並未公開,僅由麥卡錫的官方Twitter帳號發出
即時推文:「美國與台灣人民的友情無比堅定。我很榮幸能歡迎蔡英文總統再訪雷根圖書館
。」
在接近一小時的一對一會談後,麥卡錫也領著蔡英文一行人前往另一個會議廳,與另外19名
跨黨派聯邦眾議員會面──之中,除了事前確認的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
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共和黨)以外,也包括眾院民主黨黨團主席阿奎樂(Pe
te Aguilar);包含麥卡錫在內,20名跨黨派眾議員分別為6名民主黨人與14名共和黨人,
其中9名眾議員曾訪問台灣。
在長桌會議上,麥卡錫不僅表達美國國會非常希望就區域安全、經貿交流與科技合作等關鍵
項目上與台灣攜手同行,更再三強調與蔡英文總統的會談「不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的單方立場
,而是美國政壇跨黨派的堅定共識」。
蔡總統引雷根名言:自由的權利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得不斷爭取捍衛
https://i.imgur.com/54KdTn0.jpg
蔡英文與麥卡錫會談後,在雷根總統曾使用的空軍一號前,共同發表會後聲明。(攝影/AF
P/Frederic J. Brown)
在結束與眾議員們的長桌交流後,蔡英文與麥卡錫也於台灣時間6日清晨3點,準時出現在雷
根總統圖書館的館內標誌──曾在1973年至2001年間負責總統專機任務的「空軍一號」波音
707客機前,發表會後講話。
首先致詞的麥卡錫表達了對蔡總統來訪的歡迎,並表示台美關係的緊密程度「是我看過互動
默契最佳的時刻」。他讚揚了台灣的民主自由是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並強調台美
人民之間互相尊重、信任與情感羈絆,更是雙方合作無間的關鍵原因。
蔡英文接著表示,自己不僅很高興有機會第二度訪問雷根圖書館,更認為此地的歷史記憶,
非常適合凸顯台美關係此時此刻的合作重要性。她強調,儘管在1979年之後,中華民國已經
與美國斷絕正式外交關係,但雷根總統任內提出對台灣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
卻與早前通過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一同成為外交變局下,台美關
係至今仍能維持穩定、特別與互信合作的磐石基礎,因此,「能在紀念這樣一位傑出總統與
世界領袖的紀念館裡,重新彰顯台美關係的新世紀盟友默契,讓我們在世界上不再感到孤單
,對台灣而言也具有特別的意義。」
蔡英文指出,在與麥卡錫議長與眾議員代表團的交流裡,雙方再一次就台美關係的合作現況
與方向交換意見。她也向美方再次強調,台灣不僅需要更強的國防力量來捍衛民主與自由的
生活方式,台灣也需要美國與自由世界盟邦更多的外交與經貿支持,以強化我國的國際參與
與世界能見度。
「因為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正遭遇著空前的打壓與威脅,我們必須做得更多,才能確保自
由的火炬能永不熄滅,」蔡總統表示:
「就像雷根總統所說:『自由的毀滅並不遙遠,最多只有一個世代的距離。正因如此,我們
才必須世世代代不懈奮鬥、挺身捍衛這份自由。』」
蔡英文所引用的格言,其實是雷根在1967年第一次當選加州州長的就職演說,原句是:「自
由是件脆弱的東西,它離破滅並不遙遠,最多只有一個世代的距離。你我享有的自由權利,
絕不是理所當然的繼承;只有每個世代都願意為自由奮戰、不斷守護,人們才有資格繼續擁
有自由。要知道,在世界歷史上,有許多人民曾經享受自由卻不知珍惜,但自由很少有二次
機會,失去者總只剩下後悔莫及。」
「蔡麥會」三重點:軍售、經濟、價值觀
除了雷根總統的自由金句外,蔡英文也強調自由世界應擴大互動合作,並以英語引用《論語
》記載的孔子名言「德不孤,必有鄰」,傳達台灣期待更多走向世界、參與國際事務的願望

麥卡錫其後在美方記者會上總結「蔡麥會」三項重點:「首先我們必須加強對台軍售,確保
武器按時送達台灣。其次要加強經濟合作,特別是貿易與科技。第三必須在世界舞台上推廣
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麥卡錫並在回答記者詢問時強調,他目前沒有訪問台灣的計畫,但不表示未來不會訪台,「
中國不能干涉我要和誰會面,或要去哪裡」,「我不是休士頓火箭隊經理」。他指出,與台
灣總統會面的意圖不是要升高美中關係緊張,而是要展現對台灣人民堅定不移的支持,中國
沒有必要針對他和蔡總統見面採取報復行動,中國應該做的是與美國交往。
值得一提的是,麥卡錫與蔡英文的見面,也得到了去年8月訪台的前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
ancy Pelosi,民主黨)的公開稱讚。裴洛西表示,麥卡錫對蔡總統的迎接安排,不僅得體
、有尊嚴,同時也精準地表達了國會跨黨派對台灣的強力支持──考慮到麥卡錫與裴洛西在
國會素以水火不容的政治宿敵聞名,裴洛西特別就與蔡英文會面一事「公開表揚」麥卡錫的
領導力,稀罕程度不僅讓華府輿論嘖嘖稱奇,更再一次凸顯美國政壇對於支持台灣的極高共
識性。
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在蔡總統專機飛抵洛杉磯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則證實蔡總統過境紐約
期間曾與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會晤。基於台美雙方的信任與默
契,時隔數日才對外透露,而蔡總統離開紐約前,也曾與美國參議院跨黨派參議員蘇利文(
Dan Sullivan)、恩斯特(Joni Ernst)、凱利(Mark Kelly)早餐會。
眾議員對中國干涉會面反表不滿,國際觀望北京文攻武嚇層級
https://i.imgur.com/8MZ3NCb.jpg
蔡英文及台灣代表團(左)在長桌會議中,與麥卡錫及19名跨黨派聯邦眾議員會面。(攝影
/AP Photo/Ringo H.W. Chiu/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蔡麥會的公開談話表現了台美雙方相當程
度的謹慎姿態,例如蔡英文雖然提及「台灣面臨著空前壓力與挑戰」,但卻沒有公開點名中
國;而一向對中國抱持強硬立場的麥卡錫,與蔡總統同台時也把重點放在「台美關係」,一
直到午宴結束、美方眾議院代表團自行召開記者會時,麥卡錫與蓋拉格等議員才公開表達了
對中國不斷干涉蔡麥會的不滿。
與蔡英文見面的眾議院代表之一、共和黨籍眾議員馨森(Ashely Hison)就坦言,在蔡英文
過境加州前夕,包括麥卡錫在內的多名聯邦眾議員都收到了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出的「警告信
」,施壓美方應該取消與蔡英文的會面,以免「挑釁中國的行為」遭到報復。
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對《路透社》(Reuters)表示,
中國政府干涉美國國會與蔡英文的會面,是荒謬而不可接受的,但與會人士都沒有向中方壓
力退縮,國會跨黨派意見反而更堅定了協助台灣強化自衛能力的決心。蓋拉格透露,自己目
前就正在協調各部會調整軍售交期,希望將原本預訂交付給沙烏地阿拉伯的魚叉反艦飛彈,
提前運往台灣。
無論是代表國會立法權的麥卡錫眾議長、還是代表政府行政權的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
inken)都公開重申,蔡英文總統在美國過境停留是正常、且有前例的,呼籲中國不要以此
為藉口在台海挑起敵對行動。但中國外交部仍在6日清晨發出嚴厲的譴責聲明,強調中國必
定會對蔡麥會的「竄訪行為」,做出果決而強力的回應。
在與麥卡錫會面前夕,中國解放軍的山東號航空母艦就於5日穿越巴士海峽,經台灣東南方
海域,首次進入西太平洋實施遠航訓練。同時,中國政府也無預警宣布4月5日至7日間將實
施「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從福建平潭派出「海巡06」輪編隊將對兩岸
直航貨船、施工作業船實施海上攔檢。但直到6日上午為止,並沒有傳出特別檢查與中國海
巡船隻活動的跡象。
葛來儀:蔡英文留給繼任者「非常強健的美台關係」
https://i.imgur.com/2xqJwjS.jpg
2023年4月4日,蔡英文下榻的洛杉磯威斯汀酒店外,懸掛著美國、中華民國和加利福尼亞州
的旗幟。(攝影/AP Photo/Damian Dovarganes/達志影像)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日接受《報導者》
採訪時指出,雖然她不喜歡使用「突破」、「歷史性」的字眼,但蔡總統此次和麥卡錫、國
會議員公開會面、召開記者會,甚至美國記者也在記者會現場,確實都是她之前幾次過境行
程中沒有發生過的。
更重要的是,葛來儀認為,蔡總統此次過境,確實展現了台美雙方的高度互信,以及美國對
台灣跨黨派的支持,「整體來說,這次過境進行得非常順利(went very well)。蔡總統所
到之處,顯然都感受得到非常正面的氛圍,證明了在她擔任總統的7年期間,台美關係非常
強健。」葛來儀說,主要原因是蔡總統「一直表現得非常審慎(prudent),也強調要維持
現狀,並且和美方緊密合作」: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她最後一次過境美國,但我認為她會留給繼任者一個非常、非常強健的
美台關係(will leave a legacy of a very, very strong US-Taiwan relationship)。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則告訴《報導者》,從去年裴洛西訪台,到今年蔡總統在美國與麥
卡錫會面,可以看出「總統和眾議院議長見面的這個方式,大概已經變成一個新的模式」,
也會逐漸「正常化」、成為一個「慣例」。
此外,雖然大部分人更關注蔡總統在美國過境的行程,但賴怡忠認為,蔡總統此次在中美洲
友邦的動作也很重要:從地圖上看,台灣在中美洲剩餘的邦交國,已經來到最北邊的貝里斯
和瓜地馬拉,代表中國在中美洲的勢力正在不斷向北擴張,因此「這次出訪不只是為了我們
的邦交,實際上也是在回防、側面幫美國阻擋中國勢力(在中美洲)的擴張」。
在蔡麥會結束後,蔡英文預計將從洛杉磯啟程返台,預計4月7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國
際輿論的氣氛與反應,大多不認為中國會就蔡麥會採取大規模報復、或重演2022年時任眾議
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的武嚇軍演。
這一方面是因為蔡英文本次在美國的行程強度,較預期來得更為低調,除了沒有安排公開演
說外,台美雙方協調的行程結果也沒有「重大驚喜」;二方面也是因為法國總統馬克宏(Em
manul Macron)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已於4月5日飛抵北
京展開為期3天的領袖訪問,若北京選擇此時升級對台的文攻武嚇,可能會對中國與歐洲的
高層外交──特別是在5月份廣島G7元首高峰會開幕之前──帶來不必要的尷尬與負面影響

葛來儀則認為,由於美方已經一再強調,蔡總統此次過境符合過去慣例,如果北京仍有強烈
反應,只會讓外界將台海情勢的升溫怪罪於北京、而非美國或台灣,「但北京應該會判斷,
他們(針對此次蔡總統過境)的反應會對接下來的台灣大選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他們認為
,過度強烈的軍事回應反而會幫助民進黨贏得大選,那麼他們這次就會克制一些。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twreporter.org/a/president-tsai-2023-transit-diplomacy-usa-mccarth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