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s1 (2007/1/4)》之銘言:
: 很怪吧
: 既然是大家崇敬的天才科學家
: 都應該可以預料到未來的世界格局
: 結果
: 愛因斯坦寫信給羅斯福 促成原子彈研發
: 後來又後悔
: 奧本海默領導原子彈研發
: 後來又後悔
: 乾他媽的 又不是叫你預測一百年後的世界
: 不就是這項炸彈 跟炸彈使用效果
: 早就知道是拿來用的 是一顆炸彈 又不是花瓶
: 就幾年後的事情而已
: 這麼簡單的東西
: 怎麼IQ那麼高的科學家 會搞不清楚 就開始後悔 反反覆覆
: 這不太搞笑了吧
: 有掛嗎
: 還是這些科學家也都過譽了 ??
沒有過譽,只是這些科學家想的,跟當時政治人物完全不相同。
愛因斯坦這邊,幫助猶太人,討厭納粹,他與西拉德當時會上書
給羅斯福,就是很怕希特勒搶先研發出原子彈。
(當時時空背景確實有: 德國科技是世界第一!)
對他而言想得很簡單,希特勒若真的先研發出來,那勢必有更多
猶太人被屠殺,這當然跟他的猶太人建國主義衝突。以他思想,
當然希望原子彈若真的生出,是投向德國的。
巧的是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當初研發原子彈,也是希望把原子
彈投向德國的。前文推文有說他被隱瞞德國早就投降的消息。這
點還不知真假,但可查的史料的確記載,他很遺憾第一顆原子彈
是投到日本廣島、而不是投到德國。
同時奧本海默其實還很是享受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帶給他的欣喜。
然而針對要投第二顆原子彈,就已經反對。因為以他視角,一顆
原子彈就應該足以讓日本投降,根本沒必要馬上丟第二顆。
為此奧本海默還跟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有嚴重爭吵。
但其實大家看這件事情都蠻事後諸葛的,因為以當時時代背景來
看,日本當初就已經拒絕波茨坦公告,擺明要搞玉碎。
而要打日本本土戰,美國方這邊推估至少也要死幾百萬,若還考
慮登陸後日本仍然死命抵抗,死傷還會更慘重。
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是這樣告知被徵召的高中女孩:「即使被殺也
沒關係…只要你能重傷一個美國士兵…你必須瞄準他的腹部」
事實上在前面神風特攻隊、沖繩島戰役,美國軍方就已經知曉日
本這種瘋狂的軍國洗腦主義有多恐怖。
因此對於投擲原子彈是否真能提前結束戰爭,美國政治高層誰也
無法預判-更別說那些只是想打造出原子彈的科學家了。
(對於美國是否應該投原子彈,事後一直有很長的爭議,但個人
是認為太多事後諸葛,沒人可事先預料日本會投降在哪個歷史
環節-第一顆原子彈?俄國宣戰?第二顆原子彈?)
總之對於奧本海默、愛因斯坦這些人,當時也只是看到原子彈造
成大量的殺傷和死亡,當然就很良心發現地加入
「防止核子擴散陣營」。
另一個個人覺得巧的是,愛因斯坦後續為民主社會主義者。而奧
本海默更是思想左傾,參加過被視為共產組織的美國公民自由聯
盟。後來還被列入FBI的拘禁名單。
標準的「共產同路人」
(當時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對於思想先進的科學家們,還是有強
烈吸引力的)
愛因斯坦是在1955年去世,去世時還是秉持反對核武的想法。而
活得更久的奧本海默(至1967),則是在第二次紅色恐慌期間,
發表一些「挺共」的觀點,激怒了當時美國政治人士,1954年就
已經無法再影響政治。
然而依照他們科學家們的觀點,自然都只有看到核武的恐怖、最
初僅只是單純希望「別讓德國先研發、早日結束戰爭」
到看到死亡慘重後開始變成「反對核武擴散」
老實說這都只是正常理想科學家的反應而已。他們去世時美蘇兩
國還都在核武競賽,乃到1962年古巴危機。愛因斯坦無緣看到,
奧本海默當時已經政治失勢。
總之以那時候核武競賽氛圍,真的可說是個人都會「超級後悔造
原子彈」。
但蘇聯瓦解後,由於核武太具備殺傷性,反倒由於核武赫阻性,
阻止一些大型軍事衝突,不過這就真的太事後觀點。
別說那些溫室中的科學家能預見,我看當時政治人物也難以想到
。
剩下能嘴、能嘲諷的,剩下現代都看到歷史結果的「高IQ鄉民」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