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這個問題問我就對了
高中國文剛好也是我的專業
我們以市占率頗高的翰林為例
https://reurl.cc/Y0yNgx
你會發現裡面包含了
1.散文(文言文/白話文)
2.詩歌(古典詩/現代詩)
3.思想(先秦為主)
4.小說(古典/現代/外國)
文言文的部分常常被大家關注
但其實散文與新詩問題也很大
不是內容長久不變 就是選文標準問號
新詩的部分快二十年沒換過內容
都快變成古詩了
再別康橋、錯誤......各位是不是還有印象?
再來 是選文標準
新詩並非我的專業 無法評斷好壞
或許反覆入選是因為他們經典吧
但有些散文選的真的是莫名其妙
以〈驚情〉為例
內容大概是作者求學時期
某日突然收到一封情書
開始幻象對方是誰
靦腆鄰家男孩?陽光運動派混血兒?
最後發現
「是隔壁班那個連續兩年保持第一名的男生。」
她怎麼形容的?
「眼神凝滯,一副癡呆模樣,好像隨時要流口水的那種。因為架了超越負荷的眼鏡,鼻子呈
現半崩塌的狀態。我很懷疑他的第一名要用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才能換來。每次在走廊上相
遇,我都忍不住想告訴他,除了書本以外,世間所有的東西都十分有趣。他該不會誤讀我
的憐燘為憐愛,一如我把他的癡情誤解為癡呆吧!」
最後作者心理的OS是
「很長一段日子,我忍住想把他的頭扭下來的衝動。憑我殺球練就的腕力,兩下,我相信,
只要兩下,就可以輕易把他填滿課文和考試的頭顱扭下來。他永遠不知道,在我的想像裡
,他已經被謀殺了不下千次,以一種乾淨,迅速,不流血的死亡方式。我在腦海裡演練了
各種不同的場景,想像他適得其所的死法。那種死亡的力量是青春的暴力,來自少女強烈
的自尊,以及被愚弄的憤怒,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認定他亦謀殺了我青春的夢幻吧!」
WTF
我以前教完這課都會問學生
你覺得如果這是一篇男生寫出來
情書作者是女生的文章
會被選到國文課本?
還是被貼到網路上公審他是一頭沙文主義的公豬
你會發現
在選散文上
「人」與「台灣價值」是優先考慮的
而不是作品的水準或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甚至自以為的討好學生口味
如〈愛與死與 IG 網紅〉
這種東西被放到課文裡
占用學生寶貴的上課時間
這還要教....?
國文老師來談這個
學生就會有興趣?
當然文言文選文標準上
也是有些莫名其妙
例如〈虯髯客傳〉很無聊
不如改〈李娃傳〉啊 又精彩又政治正確
〈勸和論〉也很無聊 選他近來高機率是作者為開台第一進士
寫一篇文章叫你不要打架
就算真的寫了文章後大家不械鬥了
也是因為作者面子跟紅髮一樣大 大家賣他一個面子罷了
文章本身並不是多優秀
又例如〈鹿港乘桴記〉 講述因為鐵路的開通導致鹿港的沒落
作者洪繻文章確實寫得好
但是這篇文章並不是一篇好文章
洪繻將鹿港沒落的根本原因"淤積"輕描淡寫帶過
將主因歸咎於火車通車以及日本政策錯誤(海關、鹽田)
但是老哥 你自己曾說火車是「西人逞巧亦良危」
更認為建設鐵道是無意義的浪費
「又況勞民復傷財,民窮財盡滋內患」
現在蓋好了才來嘴砲 是不是不太合適
洪大哥身為前清秀才反日可以理解
但文章裡說以前科舉很好
不像現在日本人「以學校聚奴隸者」
這跟邱遲〈與陳伯之書〉所言
「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
的偏激言論有甚麼兩樣= =
與其一直以台灣價值選人
真的不如多選一些外國的優秀作品 不好嗎
如契訶夫的《苦悶》
絕對比什麼〈高尾山紀事〉有意義多了
其實國文教育的癥結點已經不是選文改一改可以處理
將古文/散文/新詩/古詩/小說打散到每一冊就是錯誤的用法
應該以主題漸進式的去學習
如第一冊先學散文 第二冊學古文 等等
文言文確實還是有其優點
美化字句不談 文章的架構與佈局是很多人可以學習的
例如曾鞏《寄歐陽舍人書》
作為答謝歐陽修替曾鞏父親撰寫墓誌銘的感謝函
不是一開頭就感謝
首先定義 何謂墓誌銘?
墓誌銘的意義是將善惡的例子傳之後世
讓人引以為誡
但後來很多人課金
導致墓誌銘都一味吹捧 失去意義與公信力
這樣如何才能讓一篇墓誌銘有意義與公信力呢?
那必然是要找一個有才學又剛正不阿的人
但是道德高尚而又善作文章的人很少見
還好我找到您 歐陽修大大 真的太神啦
各位看看這個脈絡 是不是一篇論文或計劃書的架構?
1.大前提-墓誌銘的作用是揚善懲惡
2.小前提-大家課金讓墓誌銘失去意義
3.問題-如何才能讓人相信我的墓誌銘
4.解決辦法-找一個又有德行又會寫文章的人
5.結論-找歐陽修大大
這才是學古文需要學的
文章布局、用字遣詞、架構建立
抒情是更高的境界 不能勉強多數人學會
但有邏輯的表達是所有人理應具備得能力 不是嗎
當然 這些問題不只存在國文科 其他科目也是
追根究柢 就是現在教育規劃大有問題
濫設高中、大學 讓許多人到了不適合的地方
高中的國文 英文 數學 理化 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學的
以國文為例 文言文面向的是統治階層、菁英階層、知識分子
新詩/古詩時常面向更高層次的抒情/言事需求
即使是白居易的老嫗能解 又或者魯迅的文學救國
普羅大眾仍然不具備 也沒必要去學習
高中應該是少數人的選項
你也可以說他是以讀書為職業的高職
但這些國英數理化 本來就是面向社會金字塔中高層的知識
如今被強迫塞進大部分人的嘴裡
自然會發生適應不良的狀況
大概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