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2024-05-28 01:25 聯合報/ 記者 周嘉茹、黃子騰/連線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消防員殉職追原因 專家建議加大呼吸器容量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ln5o1AO.jpeg
新竹市住宅大樓火警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曾任消防署火災調查組專門委員及災害管理組
組長的消防專家林金宏指出,現場煙有多濃?是否高溫影響?皆攸關氣瓶消耗程度,他推
測二名消防員聽到殘壓警報時已來不及對外求救。
林金宏說,美國二○二○年發生圖書館大火奪走二名消防員性命,檢討發現消防員呼吸器
容量僅剩百分之廿五時才發出殘壓警報就為時已晚,美國後來要求消防員針對空氣呼吸器
做訓練,並修正空氣剩餘三分之一時就會發出殘壓警報,讓消防員及早應變求救。
林金宏認為,這次火場是廿八層樓集合住宅,每人配戴的呼吸器容量其實不夠,建議未來
可檢討是否仿效國外,提供容量較大的空氣呼吸器,而消防人員吐氣狀況或空氣中有較多
二氧化碳,會影響空氣呼吸器使用時間,因此從使用呼吸器、消防員情緒訓練,都可檢討
。
此外,這場大火因地下室燃燒電纜線,濃煙中都是具黏著性的黑色戴奧辛物質,消防人員
全身,尤其是面罩會蒙上黑煙遮掩視線,包括現場指揮官和人員對話及第一線即時反應也
相當重要,後續必須針對整個救災過程仔細檢討改進。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udn.com/news/story/124066/7992265
6.備註:
辛苦你們 謝謝你們 QQ
目前查出 應是地下一樓的電纜線 短路
說應該跟充電樁無關
上次屏東大火
有個鄉民說 他的消防朋友跟他說 其實台灣消防員根本不太缺設備 設備很多很足夠
真的嗎? 你朋友能知道全台的消防設備都不缺 真厲害欸...
晴空匯火警2消防殉職「太勇敢」 防災專家:管道間防火被忽略
由於火警地點在管道間,單信瑜認為,一般消防設施是針對民眾使用的空間,如住戶或到
地下停車場有偵煙、自動灑水泡沫設備等,但變電空間裡面,是否有無這樣的偵測或能抑
制火災的設備存在,無法確定。也代表管道間在防火管理上向來被忽略,濃煙容易從管道
間往上竄,應檢討建築法規技術規則。
豪宅火警消防殉職 為何無法阻隔B1竄入濃煙?建商豐邑說話了
由於當時是D棟大樓B1放置整棟大樓電力來源、放置電纜線的電力線架(B1往1樓的電纜線
)起火燃燒,也因電纜線放置該管道間,起火後濃煙隨著管道間一路往上竄出,又因當時
一度停電,事後雖然緊急發電機緊急啟動,但濃煙已經竄滿整個管道間,抽風機也不明原
因故障無法啟動,廠商已緊急維修中。
新竹市政府指出,為避免火警和濃煙,大樓防火區劃時,管道間在貫通時,風管(空調管
道)因空氣流通,都會設有防火匝門,若遇火災時,會緊急關閉阻擋火勢。但因為這次起
火的電纜線,是順著管道間從建物外側延伸至地下室,再一路往上至各住戶家中,電纜線
無法設置匝門,否則供電就會被切斷,因此電纜線貫穿樓地板時,管線跟樓地板中間不可
能完全密合,這時就會利用防火填塞,如防火泡棉等,將管線跟樓地板間的空隙防火填塞
。
https://i.imgur.com/cwkWgZ7.jpeg
https://i.imgur.com/bW9GsCN.jpeg
https://i.imgur.com/nNl0OjB.jpeg
https://i.imgur.com/CuRcjKa.jpeg
https://i.imgur.com/BRTvapY.jpeg
https://i.imgur.com/MoOFw4j.jpeg
https://i.imgur.com/dgbCbIi.jpeg
https://i.imgur.com/HPdLg5Z.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