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saraki1976 (老月)》之銘言:
: ※ 引述《starfishkira (死搭魚)》之銘言:
: : 肥宅我最近看YouTube都會被推薦古代語言讀音
: : 古埃及數字
: : https://youtu.be/e8fVe4dSQi4?si=IXdRvPENIEBFgEDo
: : 英文演進
: : https://youtu.be/N1oZf-OxxEY?si=L8VgxOdwvL-47IRQ
: : 古漢語
: : https://youtu.be/o0Pqd-3sUrQ?si=Ryog3fEVbc_4Ftvt
: : 肥宅我就很好奇啦
: : 古代文字還可以用文本留下來
: : 但古代沒有錄音機 口語傳到現在也都變形了
: : 現代是怎麼還原這些讀音的啊?
補充個幾點
關於這個問題 先問你想追求到怎樣的精確度?
大家應該記得學英語要看音標 音標的括號有/*/ [*]兩種
在國際音標規範中
/*/ 代表寬式 就是只區分會造成語義差別的發音組
[*]要更詳細記錄發音的細節
(不過台灣中學教材常用KK音標 其實都是變形的寬式音標)
而這個追求詳細的過程是沒有上限的
比如說 國語的ㄆ 跟英語的p 噴氣程度不一樣 某個比較強
想要的話 你可以把一堆修飾符號都加上去逼近你想揣摩的那個發音
所以這個答案分程度
如果是聲韻學等級的(押韻 雙聲 韻攝 韻部之類) 通常沒問題
在切韻之後的基本有共識
但詳細擬音到嚴式音標 各家會有差異
如果你想要的是超精確記音 那可能永遠沒辦法
一般來說 精確程度會隨著時代更古老更模糊
: 雖然看起來很像廢物中文系或某種語言考古學系的期末題目
: 但是本魯不打算推薦你看書 直接提點就好 書自己找
: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首先 先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科學界都認為恐龍應該長得像爬蟲類
: 為什麼?
: 除了看化石之外 這些傢伙又如何推定恐龍是這些顏色
: 找語言的演化痕跡 其實真的跟考古有幾分相似
: 第一個方式當然是直接找化石
: 語言中有不少化石痕跡 暗示這些詞彙甚至發音的來源
: 限制就是先決條件你要有本事意識到這是化石
: 第二個方式是找文字紀錄
: 就像找原始人猛瑪象圖案一樣
: 例如前一篇推文有人談到切音
: 就不妨研究一下廣韻、平水韻等等韻書
: 但限制就是有時空上限 如中文地區大概就是到魏晉南北朝後期
: 第三個就是按照規則推演
: 如果蜥蜴是這個顏色 那恐龍也可能有這個特徵
: 語言中也有類似的現象 這最早是寫童話的格林兄弟歸納出來的
: (順帶一提,童話故事只是他們做語言研究田野調查的副產品)
: 最早是濁音、清音、入聲字、鼻音的轉換規則
: 陸陸續續也有一些其他的規則出現
: 例如八音會轉成四聲調等等
: 共同現象就是發音越來越懶惰,對,懶惰,費力的方式會漸漸轉成不費力的
: 另外還有互轉的現象
: 例如注音符號的 ㄍㄎㄏ 與 ㄐㄑㄒ
: 用閩南語唸就會有互轉的現象 家掐夏(ㄐㄑㄒ),閩南語會變成ㄍㄎㄏ
: (注音符號表不是亂排的)
: 利用這些雜七雜八的規則 就可以一定程度反推古代語音
: 第四個失禮求諸野
: 就像鳥是恐龍、還是恐龍的親戚?
: 現在通行的論語,是從日本神保町挖出來的善本一樣
: 語言也可以從旁邊的地區挖回來
: 人們常常會說韓語、日語很像中文語系
: 其實這是真的
: 漢字發音在三國、唐代都曾大規模傳入日本
: 反過來說 日語中也就保存了不少唐代的漢語化石
: 大家比較熟悉的「世界」、「元氣」等等都是很日常的詞彙
: 實在沒辦法的話 那就去觀落陰吧
拿"羅"當例子
國語讀/luo/ 台灣閩南語客語大致讀/lo/
看起來聲母ㄌ應該沒有問題
韻母可能是o u之間的母音 或排列組合
這個時候你可以先有一個推測的擬音 來配合你收集到的其他證據
然後看域外方音或對音 發現日文中讀/ra/
被翻譯成曼陀羅的梵文 讀做mandala
日文的r是介在r跟l的發音 說是l的近似音說得過去
不過日語 梵語 都有/o/ /u/
如果當時的讀音是他們的話 就有點說不過去
這中間到底是誰變 怎麼變 就有很多的可能性
選項要怎麼排除 或討論哪個比較可能的 就是學術論文的內容
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 就是參考語言學上歸納出比較可能的音變方向
目前主流的意見來說 普遍認為中古(唐朝前後)時讀la
(a是偏後的a 類似英文中rot bot的母音)
在中古漢語的時候 漢語經歷了一次類似英語母音大位移的母音高化(開口度變小)的過程
但外語沒有 而保留了a的發音
其他像是 古無輕唇音(中古初期沒有f) 上古複聲母說(子音串)
也是類似參考現在發音跟語言學音變規則提出的
當然 也不排除有天新證據出爐被完全推翻
最後講一下 觀看這種文章或影片時要注意的地方
1.因為隨著時代往前 精密度下降
有時候在某個部分上(聲母 韻母)無法給出寬式音標
只能推測帶有某性質(合口 顎化等)
這時可能在音標中混雜j r w u的小標等註記來表達
不是要給你當成音標唸出來的
可以的話 盡量找到原文說明
2.隨著時間變長 音變的過程增加
有些字可能跟現代讀音大不相同
這給了很多"本字仙"操作的空間
他們會說某個方言的語音 本字是xx(xx常是罕用字)
因為這個字的釋義有對上
至於發音 只要稍微接近 就可以用音變去任意調整
或許真的有猜對幾個
但跟正規作法的差別是為了得到想要的結論 常常訴諸不規則音變
學術上 如果想當規則音變的例外 最好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看正規的論證本字過程 可以看看"台灣閩南語按呢寫"
3.因為音變的大趨勢是變懶 簡化
所以常常看到上古音的擬音詰屈聱牙
可能聲韻分非常細 或者有很難發的音 或是複雜的結構
相反地 也有理想化的人會擬出一套比較簡單 整齊的發音
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上古語言當成全新的語言
有些發音比現代音難 但也有些現代音他們沒有 不是單純的簡化或複雜化
個人也不知道有沒有某套擬音有過度矯正的問題
因為沒有韻書 甚至韻文無法確定韻腳 證據實在不足
不過網路上的那些影片 通常都是研究者或愛好者的擬音演示
不用太認真的認為前人絕對是這樣發音 好像人人都是語言學天才
(有興趣的可查:關雎 上古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