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10-07 12:10:42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22967
法語國家藝術節開設台語體驗課 吸引民眾貼近台灣
時間:2024-10-06 17:39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https://i.imgur.com/GKmvqQf.png
法語國家藝術節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合作,5日邀請台灣學研究負責人劉展岳
等人教授不同語種體驗課,兩堂台語課吸引民眾參與。(圖:中央社)
法語國家藝術節台灣積極參與,台灣教師劉展岳受邀舉辦台語體驗課,讓民眾走進台灣文
化之門。近20位對台灣有興趣的學生,對課程讚譽有加,表示參與課程可以接近並支持台
灣。
法語國家藝術節(Festival de la francophonie)2到6日在巴黎舉行,全球數十個國家的
青年共襄盛舉,台灣也受邀積極參與。
藝術節主辦方法國外交部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INALCO,簡稱東語)合作,由學
校邀請多位教師,透過法語媒介,帶領民眾體驗羅馬尼亞、亞美尼亞、越南、馬雅等特殊
語種,以彰顯全球多元特色。
台語體驗符合節慶主題 活潑帶領大眾認識
東語台灣學研究負責人劉展岳也受邀於5日規劃兩堂各一小時的台語體驗課,為符合節慶
主題,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帶領大眾初步認識台語。
劉展岳告訴中央社,除平常上課用的以肢體劃出聲調教學方式外,節奏、蹲點等都是為了
體驗課新加的,讓學生更印象深刻。
兩堂課近20位學生都對上課方式讚譽有加。法語作家和詩人的米蓋(Michael)開心告訴記
者:「至少現在我比較不那麼害怕聲調了,我覺得結合肢體動作和聲調的主意很棒,應該
很難忘記,體驗課很有用也很好玩。」
也有不少法文老師參與,透過劉展岳的教程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有表演、肢體和聲音
上的,打破傳統學生坐在下面學習的空間模式」,其中一人說。
台灣文化在法能見度提升 外國人不再混淆
提到台灣文化在法國的能見度,同為台師大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研究成員的劉展岳表示,
這幾年強烈感受到不會再有人把台灣和其他國家混淆。
「最近我接觸剛對台灣產生興趣的人,他們都認識台灣文化與背景的特殊性。在上課之前
,他們已經知道台灣就是台灣,過去不是這樣的」,他說。
https://i.imgur.com/NQQHbGg.png
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教師劉展岳受法語國家藝術節之邀於5日規劃兩堂各一小時的
台語體驗課,為符合節慶主題,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帶領大眾初步認識台語。(圖:中央社)
學台語趨勢漸變 觀光旅遊氛圍也開始建立
另一個趨勢,是早期發展台語時,學生大多都是台灣人的另一半,或是已學過中文的人,
「但現在也改變了,來學台語的,越多越多是曾到台灣旅遊過的,台灣觀光旅遊的氛圍也
慢慢開始建立了」。
大學時期就對台灣很有興趣的米蓋也已經報名了下週即將開課的巴黎市政府台語線上課程
,他日前參與了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30週年慶的台灣文學大師週,因此知道台語課活動。
他指出,語言和文化有很深連結,學習台語就能更深入的了解台灣社會。來自馬達加斯加
的他表示,對於其他的島嶼文化向來很感興趣,因此特別關注台灣這座島嶼與世界交流的
方式。
台灣能見度提升 文化面向功不可沒
他認為近年來台灣能見度提升,尤其是透過文化面向,「之前還有奧運台灣文化館,巴黎
文化中心宣傳做得很好,一旦知道中心,就會看到他們辦很多活動」。他計劃在未來幾年
內到台灣,「我一定要去看看」。
對佛教很有熱忱的學生碧翠絲(Beatrice)曾在日本住了10年,一開始對台灣的接觸就是日
本語言學校裡的台灣同學,「大家都很喜歡台灣同學,這激發了我對台灣的好奇心」。
她近期剛好遇到很多台灣活動,「大概就是日文說的『緣』吧,要我持續對台灣保持興趣
。我很喜歡今天的課,讓我想開始學台語」。
https://i.imgur.com/I35AyyM.png
旅法教師劉展岳表示,為了法語國家藝術節台語體驗課,額外加入節奏、蹲點等動作。學
生表示令人印象深刻,很有趣也很有用,想繼續學下去。(圖:中央社)
透過媒體、影視作品,碧翠絲腦中的台灣社會形象是「開放、自由」。在日前參與的台灣
詩人活動上,寶島自然風貌,以及傳統、現代的交織也讓她非常感動。
巴黎奧運期間她造訪台灣文化館看變裝皇后妮妃雅演出,也參與亞洲地緣政治研討會,意
識到中國對台壓迫日益嚴峻,「我感受到各界努力更加討論和支持台灣,身邊也越來越多
朋友知道台海緊張局勢,參加課程也是支持台灣的一種方式」。
劉展岳正在學校規劃推動「台灣學研究」發展,而台語是教學計畫中關鍵的一環,除增加
台語課程數,也規劃兩個專題的台灣學系列講座,「目的是讓更多人透過不同活動認識台
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