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詐騙崛起
金融機構基層
就被金管會要求各種關懷提問
最早期的提問是簡單的:
請問資金用途?
後來詐騙集團教「受害者」回答:
買車、房屋整修
現在金管會繼續軍備競賽
要求金融基層繼續提問第二層:
1. 買車
>是買哪個廠牌的車?
我最近也想買,想參考一下
2. 裝修
>房子整理後有想租出去嗎?還是要賣掉
而且金管會特別要求
提問還要裝的像在聊天
不可以像是官方盤問
因為有些問題其實是隱私
顧客認真要擺臉色、罵人、拒回
行員都只能吞下去
馬的根本有病
重點是,
已經不知道好幾件了
從行員到主管到警察
每個都在「受害者」旁邊勸了
還是有「受害者」堅持這是自己的錢
叫大家不要管他怎麼用
然後過一陣子看他默默帶著警察又回來
調監視器、調往來明細
要凍結對方帳戶
這種「受害者」真的值得同情嗎?
我們設下各種防線
甚至很多是瀕臨違反個資法的提問
但「受害者」還是一個一個往裡跳
早期的恐嚇詐騙是真的很可憐
從頭到尾都是受害者
然後愛情詐騙某種程度也值得同情
(誰不渴望愛情嗚嗚嗚)
但投資詐騙
說真的,在現在各種防堵措施之下
「受害者」依然甘願配合詐騙集團
和詐騙者聯手「欺騙」銀行、警察
真的值得同情嗎?
※ 引述《lunli924 (餛飩)》之銘言:
: 不是要檢討被害者 撇開愛情詐騙的部分
: 單純投資詐騙 到底要怎麼被騙上千萬
: 一個不認識的人叫你匯一萬都會猶豫了吧
: 為何敢匯上千萬給不認識的人
: 而且還不是個案 台灣每個月有一百多億的詐騙金額
: 是台灣人太容易相信別人嗎 有沒有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