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llieliu (たけし)》之銘言:
: 如題
: 早上起來尿尿
: 滑一下FB
: 看到這篇新聞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94440
: 大意就是好市多年菜用
: Chinese New Year
: 結果被寄信要求改名子
: 不是
: 小弟我看不太懂
: Chinese New Year
: 有什麼問題欸?
: 小弟用英文一直也都這樣講
: 因為比較好唸
: 不就是中華新年
: 農曆的意思嗎?
: 我看台人大部分也都說自己的語言是中文
: 很少有什麼人說華文或台文
: 怎麼中文就可以
: Chinese New Year就不行了?
: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
Lunar (農曆) 是哪個國家/民族發明的?
ChatGPT 說:
ChatGPT
農曆(Lunar Calendar) 是以月亮的盈虧週期為基礎的曆法,最早的發明和使用與中國
密切相關,但其他文化和民族也曾發展出自己的農曆系統。以下是與農曆相關的歷史和起
源信息:
1. 中國農曆的起源
中國農曆,通常被稱為陰陽曆,是最早出現在中國的一種曆法系統,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
古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朝),並由此逐漸完善。
陰陽結合:
中國農曆不僅基於月亮的盈虧週期(每月約29.53天),還融合了太陽週期(即一年四季
的變化)。因此,中國農曆被稱為陰陽合曆。
月亮:定義一個月的長度(29或30天)。
太陽:調整閏月,使一年接近365.25天。
最早的農曆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可追溯至夏商周時期,甲骨文中記載了朔(新月)和望(滿月)。
到了周朝,制定了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農曆的影響:
中國農曆不僅影響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和農業活動,也成為其他東亞國家(如韓國、日本、
越南)曆法的基礎。
2. 其他地區的農曆
雖然中國農曆最為著名,但其他文化也發展了自己的農曆系統,這些曆法通常與月亮的週
期密切相關。
巴比倫:
巴比倫的農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使用29或30天的月以對應月亮的週期。
也採用閏月以對齊太陽年,與中國農曆有相似之處。
古埃及:
古埃及也曾使用基於月亮的曆法,但後來發展為更重視太陽週期的曆法。
伊斯蘭曆:
伊斯蘭曆是一種純陰曆,只考慮月亮的週期,而不考慮太陽週期,因此伊斯蘭曆的年份比
太陽年短(約354天)。
印度:
印度的傳統曆法融合了陰曆和太陽曆,與中國的陰陽曆有相似的功能。
3. 中國農曆的影響力
東亞國家:
中國農曆傳入韓國、日本、越南等地後,各國根據本地需求進行了調整。例如:
韓國的農曆稱為「(陰曆)」,與中國農曆非常相似。
日本在1873年起改用西曆,但仍在一些傳統節日中使用農曆。
越南的傳統節日(如農曆新年)至今仍沿用類似的農曆系統。
節氣與農業:
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影響深遠,這一概念也被納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總結
農曆的發明最早源於中國,並且隨著文化交流影響了周邊的東亞國家。雖然其他民族(如
巴比倫人、印度人等)也發展了類似的農曆系統,但中國農曆在曆法的複雜性和影響力上
尤為突出,是人類天文觀測與曆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心得: 改名 也改不了源自中華文明的事實 這也是人類的重要里程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