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珍妮特
近百國家毫無保留支持中國對抗台灣的假想軍事進攻
如今,全球已有近百個聯合國成員國無毫無保留地支持“中國對抗台灣”,看似“同意”
這種假想的軍事進攻。美國再度執政掌權的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於可能吞併格陵蘭島、
巴拿馬運河甚至拿下加拿大的這些有爭議的言論可能會讓中國主席習近平感到高興,並加
劇人們對華盛頓未來行為方式的質疑。這是法媒近日在關注烏克蘭的命運後,緊密關注中
國對台灣可能採取軍事行動的議題。
法國媒體La Presse指出,首先需要知道下列幾點:
-就這議題,中國已贏得89個國家的毫無保留支持“;這些國家支持中國在不排除使用武
力的情況下“收復”台灣。
-中國共產黨政權可以通過外交攻勢,把採取軍事行動時遭受制裁的風險降至最低。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掌權,人們如今對華盛頓的意圖產生了不確定性。
本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上任,就一連串嘴炮發言將吞併格陵蘭島、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甚
至要拿下加拿大的這些爭議性言論可能會讓中國主席習近平感到高興,並加劇人們對華盛
頓未來行為方式的質疑。
中國在廣泛的外交活動中獲得了近百個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願意無條件地支持中國“統
一”台灣的努力。
澳大利亞研究機構洛伊研究所 (Lowy Institute)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有89個國家
表示支持北京方面為“重新整合併入”台灣而採取的“所有”舉措,或沒有明確要求北京
方面避免訴諸暴力,從而看似“同意”假想的軍事進攻。,,
聯合國強調,總計這一數目幾乎佔了聯合國成員國總數的一半,聯合國並表示無法確定北
京所主張:“國際採納增加”的詞彙,疑似有利於對台灣發動一項攻擊。
“中國共產黨有可能尋求營造一種國際環境,使大多數國家都認同其對台灣的看法,從而
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北京對台灣任何攻擊的抵制”,而目前由一個主張獨立的政府領導的台
灣,拒絕北京的並吞主張。,,
洛伊研究所 Lowy 列舉的幾個國家已經修改了其傳統外交立場,以明確回應北京的要求。
2024年9月,大約50個非洲國家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支持中國,但排除所
有關於和平統一的必要性。
在2021年的一份前一個聲明中,簽署國並未明確提到台灣,並談到需要通過“友好”磋商
和談判解決領土或海洋爭端。
多重壓力
其中幾個國家與中國有着密切的經濟聯繫,在新絲綢之路項目的框架內,中國對非洲大陸
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巨額投資。
在美國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於 2022 年訪問台灣後,針對中國可能的軍事進攻展開
了外交攻勢,此次訪問引發了北京的強烈反應。
中國不斷向那些與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施壓,要求其重新考慮其立場。如今,僅剩
下大約十幾個國家了。
前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 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比以往任何時候
都更決心實現與台灣的“統一”,並在此問題上加大各方壓力。
中國武裝部隊已被告知需要為最早在2027年入侵台灣的可能性做好準備,有關這一主題的
模擬行動正在增多,並經常侵犯台灣的領空和領海。
趙樸大使指出,許多國家對全面軍事干預的外交支持可能是為了保護北京免受類似於俄羅
斯入侵烏克蘭後遭受的制裁。
特朗普效應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新掌權,更加增加了台灣島命運的不確定性。
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這位國家元首曾批評台北,提出台灣政府可能被迫支付美國軍事支
持的費用。他聲稱,美國在生產半導體方面所遇到的困難應由台灣承擔部分責任。
趙樸認為,台灣生產半導體對美國的重要性,或許是美國政府持久支持台灣的主要保障。
這位前外交官指出,唐納德·特朗普關於可能吞併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甚至拿下加拿大
的這些有爭議的言論可能會讓習近平感到高興,並加劇人們對華盛頓未來行為方式的質疑
。
美國沒有正式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但與台灣保持着密切聯繫,並對一旦與中國發生公開
衝突時的美國行動方針保持“戰略模糊性”。
本周早些時候,美國國務院從其網站上刪除了“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一句話,此問題
凸顯了美中兩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緊張關係。
儘管美國政府表示仍然反對台灣地位的任何改變,但北京要求美國“糾正錯誤”。
中國政府發言人澄清說,這種舉動“改變不了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
https://reurl.cc/oVa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