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73402/IssueID/20100429
<非典型論述>雙英輸贏的熱鬧與門道(林濁水)
看辯論,馬總統口才流暢,措詞淺顯民粹易懂,蔡主席相差很多,馬是大贏家。
但是從內行看門道的專業角度看,蔡英文把層次拉高到東亞的經濟戰略和政治戰略,這是
國家領導人必要高度,馬全沒著墨;蔡又把層次拉低到台灣競爭力優劣勢,和東亞主要地
區的競爭互補態勢,以及財富重新分配的趨勢做論辯基礎,在這些方面馬錯誤百出。內容
層次、深度廣度、依據的正確性三方面蔡遙遙領先。
馬依據有6錯誤
馬依據上的嚴重錯誤多到難以相信的程度:
一、他說中國是世界最大市場。事實上是中國雖是成長很快的大市場,但從GDP來說也不
過和日本同樣大,才美國1/4,至於歐盟更有美國加上中國那麼大。
二、他說在中國這個最大籃子,不能只放兩三個雞蛋。其實台灣對中國投資佔對外投資的
7成;對中國貿易佔對外貿易4成。哪裡是只在中國這籃子放兩三顆蛋?
三、他說各國進行經貿整合,只有台灣沒有,所以經濟邊緣化,8年成長落後。其實依上
述出口依存度和投資比率,和中國進行區域整合世界第一是台灣。
四、他說東協加一生效,台灣銷往中國商品將被取代。事實上銷中國的商品和台灣高度競
爭的是韓日,至於和東協競爭度極低,東協加一對台灣GDP影響才0.035%。
五、他說東協加三進展很快,一兩年會成局,事實上東協加三是中國想主導東亞的政治經
濟戰略,受到各國強烈抵制,日本堅持以東協加六取代,做主角的東協希望許多的「東協
加一」而非東協加三。進度快不了。
六、馬說若現在禁止由中國進口的800多項農產品開放,也不如民進黨時代開放900多項,
ECFA對台灣衝擊絕不會比台灣加入WTO嚴重。
其實,民進黨時代開放進口的農產品項目基本上是台灣本土沒生產的,而剩下的800項全
屬兩岸都生產的敏感項目,工業製品也類似,因此加入WTO衝擊怎會比ECFA大…。
錯誤要寫還沒完,上面列舉都只是經濟實務上很基本的事項,都談不上什麼理論問題,馬
竟錯成這地步,真不可思議。
反強化中國主權
馬急簽ECFA依據的前提竟是一連串錯誤;上層戰略又欠缺,政策簡直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民進黨的論點是,簽ECFA是免不了的,但財富重分配的效應太大,因此要運用諸如整個東
亞抵制東協加三等等條件,循序漸進,拉長時間以消化衝擊造成的巨大痛苦。
然而如今馬欠缺戰略思考,對現實認識錯誤,躁進的結果,使ECFA迅速浮現,本來不急的
韓國基於外銷產品和台灣競爭性高,所以很緊張,被迫改變策略急於跟進,這又可能進一
步牽動日本,最後日本的東協加六、東南亞的東協加一兩大策略將被擊破,而使中國主導
的東協加三局面成形。這有兩個重大後果:
一、大幅強化了中國在東亞政治和經濟主導權,台灣又得罪了東亞各國,在中國的壓力下
將更形弱勢。
二、壓縮了台灣處理社會衝擊的時間,使痛苦尖銳化。過去馬還玩糊弄,讓社會誤以為雖
簽ECFA,但中國對不出口農產品等「讓利」可以永遠讓下去,但在專家所逼下,官員終於
承認10年內開放並達到9成商品零關稅是WT0的「原則」,馬便以他任內不開放來搪塞,這
簡直是說早收清單由他在任內先享受,帳單由後面的來替他付,真是耍賴。
精采的辯論技巧使馬贏得的掌聲淹沒了政經戰略的空虛、事實基礎的謬誤,於是靠黑箱作
業談判無能的馬在興奮中昂然前進,馬大贏之下台灣成了輸家。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