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akase (............)
2011-10-10 12:51:41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馬國川
何兆武先生出生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十年了。今年九十歲的他,對於辛亥革命沒有
任何記憶,但是對於“中華民國招牌下”的北洋政府仍然有些印象。
何兆武是清華大學教授,長期從事西方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在學界享有盛名。他回憶說
:“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大有不同。北洋沒有意識形態,國民黨就開始意識形態的統治了,
不過,國民黨的思想統治也不徹底,學校里自由主義還是有相當大的比例。”
何兆武的大學時光,就是在洋溢著自由主義的西南聯大里度過的。他先後就讀於土木、歷
史、中文、外文四系,在西南聯大度過了整整七年快樂的青春時光,“那是我一生中
最愜意、最值得懷念的好時光。”
西南聯大畢業後,何兆武在先後到台灣、湖南教書,1949年開始“參加革命工作”。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他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參加了歷史學家侯外廬領導的
中國思想史研究班子,作為侯先生的助手工作了三十年。
1949年以後的很多年裡,各種政治運動不斷,即使是學術研究機構也放不下一張安靜
的書桌。參加運動的餘暇,何兆武偷偷翻譯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康德的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等西方名著。“文革”後,何兆武將研究重點轉到了中西思想史
以及史學理論方面。他譯介西方史學哲學等思想理論,僅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
叢書》就收錄他的八本譯作。
有人說:“如果你想瞭解當下中國學者對歷史哲學的最高研究狀態,就不能不讀何兆武
先生的論著。如果你想通過中國學者的目光去審視西方的史學思想、史學思潮、史學流派
,然後反轉身來,再去審視當下的中國史學,同樣不能不去讀何兆武先生的論著。”
20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亟欲恢復往日文理綜合大學的榮光,延攬人文社會學界的人才。
於是,65歲的何兆武來到清華大學文化研究所。至今,這位著名的歷史學家仍然住在
清華大學校園的西南一隅,淡泊自然,安詳快樂。
在簡樸的書房裡,何兆武先生和筆者暢談辛亥革命。在他看來,辛亥革命一百年來,
“中國的招牌換得多,實質內容變得少。”
“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大有不同”
馬國川:您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的諸多歷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
一百年,您對於中國近代史的最早記憶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何兆武:我對於北洋政府還有些印象。我出生在北京,那時北京是北洋政府的首都。
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大有不同。北洋政府學的是西方模式,有總統,有國會。
不過那都是形式,實際上是軍閥專政,誰的軍隊占領了北京誰就專政。北洋沒有意識形態。
那些軍閥就只是為了撈錢,顧不過來意識形態,也不乾涉學校。不然的話,
“五四運動”也搞不起來。我做小學生的時候,都是童子軍,童子軍軍歌唱
“哥哥華盛頓,弟弟拿破侖”。 學校教什麽,老師講什麽,北洋軍閥不管。
到國民黨統治的時候,就開始意識形態的統治了。國民黨的體制是學蘇聯共產黨的,
“以俄為師”。孫中山說過,“不以俄為師,斷無成就”。所以,國民黨完全是蘇聯的
那一套,大搞意識形態控制。
馬國川:那已經是北伐以後的事情了。
何兆武:是啊,學校里每個星期一是“總理紀念周”,第一堂課就是紀念課,紀念孫中山
,背“總理遺囑”,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建大同……”。這本來是國
民黨黨歌,後來升格為國歌。這種思想意識的統治,北洋時期沒有。
馬國川:但是,國民黨的思想統治並不那麽嚴密,像魯迅等反對國民黨的人士在社會上
大量存在,學校里的思想管制也很寬松。
何兆武:國民黨乾這事不徹底。國民黨雖然強調三民主義,實際上學校里大多數是自由主
義,不是三民主義。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個教室牆上掛一個孫中山的像,孫中山像兩側掛對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有一位老師說要改一下,怎麽改?“宋氏尚有一齡,
同志仍需努力。”當時傳說宋家除了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還有一個宋妙齡。
改後的對聯說,同志仍須努力,去追宋妙齡。那時候就能開這種玩笑。如果是解放後,
誰要這麽說,馬上抓起來,勞改去吧。
馬國川:在大學里,國民黨的思想統治就更不徹底了。在您的口述史《上學記》
里就記載了許多大學教授,在課堂上公開反對國民黨。這是為什麽?
何兆武:主要原因是,國民黨沒有控制人們的物質生活,所以就留有相當大的自由空間。
一個教授不想乾,可以走人,想去哪裡去哪裡。解放後,不行了。
1950年,我有一個老朋友從英國回來,是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正是院系調整的時候,
他臨時當了北大的經濟系主任,後來評級時只評了一個講師,他很不高興,辭職不乾了。
沒想到這是新社會,不一樣了,辭職以後馬上就得搬家,也沒有別的學校敢要,
弄得狼狽不堪。後來總算在內蒙古大學落了腳,一直在那裡到去世。
馬國川:看來國民黨還沒有把飯碗控制住。著名學者吳世昌曾任牛津大學東方學學部委員
,1962年回國,迭遭苦難。“文革”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學者座談會,吳世昌感慨說,
國民黨統治時,我還能跑掉,解放後可跑不掉了,跑了之後,哪裡領糧票布票,
怎麽能活呢?
何兆武:舊社會的話,往往農村有一個老家,先回老家再說。解放後,回老家也沒有飯吃
啊。
“內容不變,只換招牌不行”
馬國川:當年做學生時,您對辛亥革命有什麽認識嗎?
何兆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民國以後每年這一天是國慶節,放假。官方也
有些活動,學生也不太關心,放假就是玩兒。
馬國川:現在,對辛亥革命各種評價都有,包括對辛亥革命的歷史人物,比如說慈禧,
一些人就肯定她,認為她晚年還是搞改革的,晚清新政很有成就。
何兆武:對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可以百花齊放。
晚清的改革,“小圈子”太厲害了,滿洲貴族把持著,所以什麽好的都行不通。既得利益
很厲害,改革要損害滿清貴族的利益,他們就不乾了,改革就搞不通了。
馬國川:其實,從慈禧方面來看,恐怕她也不願意真正觸動自己的利益吧。
何兆武:那當然,每個人的現實利益是很現實的。有人說,如果慈禧再活十年的話可能
情況大不一樣了。辛亥革命可能就搞不起來。不行,滿清的貴族當權,太腐敗了。
這些貴族都是世襲,損害他們的利益就麻煩了。
馬國川:這樣說起來,只有一條路,就是革命了?
何兆武:辛亥革命就是這樣發生的。革命的浪潮挺高,各地方都有革命分子在活動。
孫中山等人搞革命學的是英美,國民黨繼承了辛亥革命,可是國民黨不是模仿英美體制,
我們老認為“國民黨是英美的走狗”,實際上國民黨學的是蘇聯體制,也是以黨治國,
黨領導一切。包括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也是學蘇聯的克格勃。
馬國川:辛亥革命之後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等到國民黨統一,中國又變成了國民黨
一黨專制。到底如何認識革命呢?如果當初不搞革命,而是按照維新的路子走下來,
中國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何兆武:革命不能只是一個招牌,內容不變,只換招牌不行。叫“中華民國”也好,
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好,招牌變了,內容也要跟著變。這一百年招牌換的多,
當然,內容也變了一些,但是有的變的不切實際。比如,搞人民公社,都吃大鍋飯去,
就不切實際。
歷史是無法假設的。假設西太後早死了,光緒的戊戌變法也有可能成功。假設毛澤東活到
一百歲,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就行不通。可是,歷史是無法假設的。
馬國川:看來,一個歷史人物的作用確實是非常大。
何兆武:但歷史又不是個人決定的,每個人都要受到物質條件的限制,不以人的意志
為轉移。1952年毛澤東有一篇講話說,我們現在號稱社會主義的先進性,50年以後
中國按人頭平均要超過美國,如果超不過的話就開除我們的球籍。現在50年已經過了,
我們按人頭平均離美國還遠得很呢。
馬國川:現在也沒有人提“球籍”問題了。
何兆武: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再好的理想,條件不夠,也不行。
“正確的道路只有這一條”
馬國川:作為歷史學家,您如何評價辛亥革命?
何兆武:至少有一點是應該承認的,兩千年的帝制被辛亥革命推翻了,成立了
“中國民國”,現在我們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人民共和,不是皇帝專制了。
不過,辛亥革命以後,名義上招牌是換了,不是大清帝國了,改叫“中華民國”了,
帝國變成了人民共和國。實際上呢,中國的社會還是還是原來的那一套,社會體制
沒有什麽改變。解放以後,整個社會體制才改變了,延續兩千年的社會結構徹底打亂了。
馬國川:對於這種改造,人們的評價有很大分歧。有人認為,這種改變是中國實現現代化
、建立現代國家的基礎;也有人認為,這種改造沒有任何進步意義,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
沒有必要先破壞原有的社會結構。
何兆武:也有進步,不過空想太多,急於求成。比如說建立人民公社,口號是“共產主義
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我們建立人民公社馬上進天堂了。其實,人們都吃不飽。
吃飽飯是最起碼的,吃不飽,天堂還行嗎?
當年,我跟著侯外廬先生搞思想史,其實是不務正業。我們掛著牌子是“中國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按說正業是研究歷史,可是今天大煉鋼鐵,明天下鄉拔麥子。
有的青年人問,我們的專業到底是什麽?黨委書記說:明確的告訴你們,革命的需要
就是你們的專業,革命需要煉鋼,你就去煉鋼;革命需要拔麥子,你就去拔麥子。
馬國川: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民國的價值取向就是民主、共和,否則就不叫
民國了。但是經過了一百年的曲折,中國仍然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民主國家。
何兆武:這一二十年有了很大的進步,可是問題也多。現在中國貧富懸殊,報紙上披露,
有些貪官貪了幾個億,簡直沒法想象!如果這樣走下去,也挺危險的。
馬國川:中國現代化為什麽這麽難?
何兆武:中國的歷史包袱太重,專制傳統、特權思想太厲害。有人開汽車撞了人,一下車
就說“我爸爸是誰誰誰”,這是典型的特權思想。
馬國川:如何改變專制傳統呢,靠改革嗎?
何兆武:問題挺復雜的。因為一改革就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改革不能憑空想,理想挺好
,但是行不通啊。一個人的特權、地位撈到手裡,讓他自動地放棄,大概不太可能。
馬國川:既得利益者不放棄,要麽靠老天爺(自然死亡),要麽就是搞革命。有沒有別的
制度化的解決方式?
何兆武:民主是一種好辦法。比如說美國總統,四年一選。選票不夠,不管你是誰,下去
,想霸占也霸占不了。從世界的角度來看,這是比較先進的制度。
民主和科學是一條共同的道路。正確的道路只有這一條。只要一個國家走了,其他國家也
要走,當然有的國家走得不順利,走得慢一點,有的走得順利,走得快一點,但總的方向
、共同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
英國歷史上革命很少,就是慢慢變,慢慢變,變出現在的憲政體質來。雖然女王還在,
不過是一個點綴。中國如果能像英國那樣,有一個“不流血的革命”,最好。
(註:本採訪2011年9月21日做於北京清華大學校園,採訪記錄未經何兆武先生本人審閱
。文中所述僅代表受訪者本人觀點。)
作者:
philotu (這個時代的審美)
0000-00-00 00:00:00我真的看完了...好文...
作者:
starjim (Jim)
0000-00-00 00:00:00樓上好閒~想藉此讓別人也看你的文嗎?可是沒人理你耶T_T
背後靈這次換對象了?還是練成同時追蹤多個目標的能力?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0000-00-00 00:00:00幹 這篇好棒啊..... 什麼是球藉?
作者:
qm21 0000-00-00 00:00:0011頁好長 有懶人包嗎
cheng399,球籍=地球的球籍=種族生存權。哈哈
大陸一直說中國剛剛解決球籍問題,也就是剛剛可以不被種族滅絕的能力。。。。。可能有點謙虛啦。目前能滅絕中國的只有美國。不過美國要滅絕中國也要付
作者:
philotu (這個時代的審美)
0000-00-00 00:00:00幹嘛動不動就種族滅絕?這是什麼思維?割猴吱維嗎?
童子軍軍歌唱:"哥哥華盛頓,弟弟拿破侖"...XDD
種族?? 什麼年代還在講這阿鬼美國華人也不少華人的生命力跟蟑螂差不多 要滅種難喔
作者:
aixm (aixm)
0000-00-00 00:00:00這篇文章真不錯,開始以為是台灣學者的訪問
作者:
dreamysky (官小職卑 權輕位賤)
0000-00-00 00:00:00這些老傢伙~文革都革過了還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