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房價問題最有效的就是課徵不動產持有稅,
簡單、方便,幾無逃稅可能,且絕對成功,因為這在美日等國早就是如此。
只要每年課徵1%總價的持有稅(美國部分州甚至有2%的),不動產炒作歪風自然會消失,
不動產投資報酬率因為稅收而降低,熱錢自然會轉去其他資本市場。
但是台灣有可能嗎?並不是政府不做,而是老百姓反對。
其實馬政府上台之後,一直在朝著公告地價的調高的方向努力,
台北市這幾次公告地價調整也都是大幅上漲,
反倒是花媽的高雄整天哭窮,卻又向地主低頭不敢調公告地價,諷刺至極。
(地價稅是地方稅,公告地價調整地方政府有絕對的權限。)
公告地價影響的就是地價稅,行政院調高公告地價的方向即是在調漲地價稅,
這與實價課稅相近的效果,也是為了未來實價課稅在作準備。
但是改革的阻力是哪些人?除了既得利益者的建商與地主,
會用"稅金會轉嫁給買方導致房價更貴"這種話術來恐嚇不懂的老百姓外,
吱吱本身也是反改革的最大阻力,只要是馬政府的政策就一味地反對到底,
總是在罵馬政府為什麼不課空屋稅、不課第二間交易稅這種似是而非的鬼話,
首先空屋稅全世界就沒有一個國家在課,而且空屋如何認定?
如果空屋稅很高,投資客或建商恐怕寧願開著燈浪費電、浴室放水流來營造非空屋假象,
政府一方面既課不到空屋稅,還造成水電資源的浪費,這對台灣是好事嗎?
再來,第二間房課重稅,這在實務上根本不可能成功,
人頭太好找了,一般四口之家就能買四間房,何況職業投資客,這種政策根本沒有用;
很多人都認為政府應該去打投資客的房價,不能打到自住的房價,
問題是,市場有可能兩個類似的商品會因為持有者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價差嗎?
所以吱吱的說法根本就是不懂經濟學也不懂房地產的。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1%持有稅課下去,你收入到什麼程度就去買多大的房子,
馬政府檢討公告地價的調整週期由三年縮短兩年其實就是在朝實價課稅在漸進改革,
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土地正義與社會分配的公平。
總而言之,滿口居住正義,但其實言論都在反正義的就都是吱吱,
建商、地主,出來反對,我一點也不意外,他們是內行人也都是既得利益者,
但是吱吱出來反我就覺得好笑了,連都更都在反,我就更看不懂這些人在想什麼了。
總而言之,台灣不動產交易市場要正常化,恐怕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除了面對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外,怎麼教化那群沒知識還傻傻的跟建商站一起的吱吱,
恐怕才是不動產改革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