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都知道 該修的是憲法不是課綱
◎ 林佳範
主導這次備受爭議之課綱微調的王曉波教授,在公視「有話好說」的節目專訪中,提到「
課綱一定要遵守憲法」。
首先,提到「憲法」就可以躲過「教育不中立」的指控嗎?通常憲法是政治社群的共識,
在培養民主政治的知能與素養的公民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憲法就沒有政治
的爭議嗎?特別是在臺灣憲法更是不可避免地,會被捲入統獨之爭議,而在臺灣民主化之
過程,更是圍繞在憲法的修訂,好不容易從威權專制之「法統」象徵,透過另訂「憲法增
修條文」的方式,逐步改成可以在臺灣實施憲政民主的「法治」機制。其實,現在憲法比
較沒爭議的是人權保障與憲政民主之機制部分,惟在「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表面共識下,
統獨那部分,仍是不可避免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爭議。
再者,在憲政民主下「教育中立」,如何可能?民主多元價值社會,個人的思想與意見自
由,受憲法之保障,國家除不可以「法律」處罰個人的意見與思想外,但亦不可以「教育
」,來為特定之「宗教」與「政黨」來宣傳。此次之課綱微調爭議,不得不讓人懷疑,政
府假課綱微調之名,且掩飾在「符合憲法」之主張下,為特定之政黨進行政治主張之宣傳
,似已違反教育中立原則。
最後,在民主多元價值之體制,如何進行價值教育,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灌輸?統獨是在
臺灣獨特的意識形態爭議,不可避免地在用語上,如「中國」或「中國大陸」,甚至「日
治」或「日據」等等,皆反映不同的政治主張與立場。老師不能堅持用哪種用語才是「正
確」,否則亦違背教育中立原則;甚者,面對這些爭議,允許不同的立論,重點不在各自
的主張是否正確,而在於立論之形式是否周詳或一致,且在過程中對於不同的意見與立場
,能否聆聽或包容,才可能培養學生的民主素養。
國一的女兒,看到電視上討論如此的爭議,反應是:「為何不修改憲法就好?就沒爭議了
!」這或許是我們需嚴肅思考的方向。
(作者為台灣師大公領系副教授兼主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7/today-o1.htm
等妳林教授願意放棄優渥安逸的國立大學教職去前線從軍殺敵時
就是修改憲法的時候了 否則 還是省省力氣吧 別整天嘴砲了
"中國"改成"中國大陸"到底是會有什麼爭議? 就沒有聆聽包容?
現在已經是web 2.0的網路世代了 有什麼資料是網路上找不到
教科書幾個用詞的改變最好是會洗什麼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