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國中第一冊第三課課文
朋友參與了一件公民運動,代表民意的國會被代表人民的學生占領,當她傳訊息給我們看
時,一位對政治十分感與趣的同學說:「啊,好像是政治操作似的。」「我看倒有點像造
反。」我說。「真像一人一餐的同樂會。」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運動,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那位朋友連忙把我們貼上
賣台的標籤,她覺得追求自由民主就是學生最大,是革命,不是政治操作,也不是造反,
更不是請客吃飯的同樂會。
人人的事物切入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個人的思維觀點與意識形態有關。如果經常逛臉書
的話,便會發現很少有人會持和瘋狂轉貼訊息不同的意見;換句話說,任何被主流民意支
持的活動,都有人擁護它。一位法律系的教授曾指著政府不被主流民意支持的政策說:「
公民有不服從與抵抗的權力,還是惡法非法、憲政已死,所以不怕法律責任。」
就以「黨」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也許我們看某黨不民主,但是在他的黨工和支持者心
中,往往認為他如「聖經」或「台灣之子」般地完美無缺。
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革命,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
─革命與革命之間,應該有對政黨有益和幫助政黨的能量與民意的考量。
如果他能從攻占政府機關得到滿足自由民主的欲望與渴求,你又何必要他們依循體制內的
機制來實踐民主呢?你吃你的太陽餅,他吃他的肯德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飽足的感受。
人與人偶有鷹派、鴿派的路線之爭,同樣的一件革命,每個人卻有不同的訴求與主張,往
往都是由於缺乏那分政治操作的緣故;因此,為了減少訴求與主張,增進向心力,我們必
須努力找出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