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a17b (聖猿降臨 眾酸退散)
2014-04-13 01:19:40不可告人的亞太再平衡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80800456.html
美國衰落、中國崛起,面對世界新秩序,美國啟動重返亞太的再平衡戰略。2011年10
月,由當時的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外交政策》的一篇專論揭開序幕。國防部於
2012年1月發布新的戰略指導,強調美軍將更加重視亞太區域。歐巴馬總統更進一步在
澳大利亞議會發表演講,重申美國重返亞太的再平衡戰略。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目標
,是維持美國主導亞太地區現狀,不允許任何一國改變或破壞美國認定的現狀,進而
主導整個亞洲格局。
軍力上,美國是全球霸權,而中國是區域大國;美、中兩方的綜合實力不對稱
,除本身力量以外,美國並結合其盟邦,與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連成陣營,共同
與孤立而不結盟的中國相抗衡,雙方力量對比,嚴格而言,尚未形成相互確保摧毀的
核武報復「恐怖平衡」情勢,唯美國單方具有足以摧毀中國的核武力。但美國亦無法
在亞太地區全面有效圍堵中國。
中、美兩國政府間的摩擦雖然日漸上升,但中美之間的衝突並非不可避免。今
年7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就「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
響」舉行聽證。在聽證會上,美國軍事專家們指出,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以及
朝鮮核武不斷的挑釁,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或 「轉向」戰略,都是現實的與
必要的。
再平衡戰略中,關於亞太安全問題,是美國及其在亞洲的盟友最重視的部分。
怎麼樣的亞洲最符合美國利益?怎麼樣的亞洲又最符合美國及其盟友和朋友的利益?
美國及其在亞洲的盟友和朋友似乎擔心中國崛起及其越來越強硬的態勢。
然則,亞太再平衡戰略對於美國究竟要如何介入亞太區域安全事務?要何時介
入?擔當何等角色?介入層次多深?並不明確。這導致美國行政部門普遍的不確定,
也使亞太國家不能確信美國軍力是否會在亞太地區持續存在,甚至信守保障區域安全
承諾。
歐巴馬政府一再表示再平衡戰略,並非針對「中國」,而是針對「整個亞太地
區」。但是,如果再平衡戰略不是針對「中國」,這個「再平衡」到底是針對「誰」
?美國「再平衡戰略」之目標,隱匿不可告人的實情,不是不夠明確,而是不能明確。
目前,歐巴馬政府的亞洲再平衡戰略誘發亞太區域國家的軍備競賽。亞太區域
國家何以會有軍備競賽?主要是美國分別在東海和南海海域蒐集情資、大規模聯合軍
演、展示尖端武器,升高亞洲區域緊張情勢,促銷一些現代武器系統,使亞洲國家競
相購買,互別苗頭,軍備競賽,令美國軍工企業大發利市。
亞太國家為防備中國及其軍力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預防美國亞太區域
戰略的舉棋不定。日本在東海及菲律賓在南海,分別與中國陷入領土爭端,日、菲兩
國對美國口惠而實不至的表現,殊為失望。
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需要和平、穩定與安全的區域環境,亞洲國家擔心釣魚
台、南沙群島爭端會成為亞洲的新熱點,也許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亞太國家的軍
事化和軍備競賽。
美國軍事專家以為,要達到遏制中國這個目標,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必須繼
續保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和可信度。再平衡戰略之成敗關鍵取決於實施戰略所需
的財力、資源能不能準時到位。
在預算緊縮的年代,美國政府財政拮据。國防部需執行所謂「分段強行削債」
的減支,唯一辦法是大幅裁減兵員,甚或停止武器現代化計畫。檢討發現:僅需42至
45萬現役軍人及49至53萬後備軍人,就足以承擔重點維護安全任務。陸軍要再裁員15
%,可再節省1,500億美元經費。空軍規模也要縮減,得裁撤五支戰術飛行中隊,並縮
減C-130運輸機隊規模。
未來10年,美國需要削減將近五千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和重新評估「四年國
防計畫」,在此情況下,國會又能勉強通過多少預算繼續推進再平衡戰略?確實令歐
巴馬政府擔心,也令美國的亞太盟邦關注。(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