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5991?page=1
金融時報中文網 天則橫議
前些天,臺灣一群青年以嚴重毀壞憲制、占領立法院的可怕方式,表達他們對于兩岸服
務貿易協定的反對態度。
很快,幾位香港青年因大陸幼童疑似在公共場所便溺,而拍攝幼童,并與幼童父母發生
沖突,引發兩地輿論口水大戰。
這兩起事件標志著香港、臺灣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已經陷入嚴重迷失狀態,意味著兩地對
中國的未來發展,已經不再具有示范意義了。
幾千年來,中國最重要的事實是超大規模,這不僅是指其規模龐大,更是指其內部向來
充滿多樣性。二十世紀后期的香港、臺灣,又給中國增加另外一重多樣性:兩岸四地有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
制度上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香港先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雖無民主,卻有完善的法治,
高效的行政體系。臺灣雖有完備的憲政制度,但長期處于戒嚴狀態,隨后解除戒嚴,憲
政體制順利運作。兩地的市場秩序都相當完善。在大陸奮力走出集中計劃體制的艱苦歷
程中,香港、臺灣發揮了突破性作用:最早到大陸投資、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大陸經濟體
制的,正是港臺商人。香港的法治、臺灣的憲政,也始終是大陸民眾所羨慕的,塑造著
大陸民眾關于法治、憲政的想象。
文化上的示范作用也不容小覷。二十世紀中期,大陸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文化革命,中國
文化遭到毀滅性打擊。但在香港、臺灣,中國文化安然無恙,這里的中國人仍然過著中
國式生活。二十世紀上半期已開始生成的現代中國思想、學術,比如新儒學,尋求現代
轉型的宗教,幸運地在臺灣、香港花果飄零。八十年代之后,這些思想、宗教回流大陸
,推動了大陸思想之再中國化。而臺灣、香港人的中國式生活方式與法治、憲政的兼容
,也逐漸消融了啟蒙文人大半個世紀以來持續編造的中國文化不利于法治、民主的謊言
。
從這個意義上說,臺灣、香港在二十世紀后期的存在,實乃天佑中國。兩地引領中國走
向法治、憲政,引領中國人回向自己的文化。大陸人總是以羨慕、感激的心態看待臺灣
、香港的。因此,三方的情感是極為融洽的。
不過,大約從五六年前開始,融洽的情感開始出現裂痕:臺灣、香港人對大陸的心態逐
漸發生變化,原因在于,兩地逐漸產生了去中國化意向。
兩地的去中國化傾向有共同的托辭:大陸的政制不如人意。這是事實。大陸精英對此也
有很多不滿。問題在于,在這之前,大陸的政制更糟糕,可港臺并沒有產生去中國化傾
向。事實上,在那之前,港臺有不少精英樂于運用自己的力量,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推動
中國的法治化和憲政化。為什么現在不了?
根本的原因也許在于兩地部分民眾情感的微妙變化。最近港臺發生的兩起事件有一個引
人注目的共通之處:肇事者都是青年,這兩撥青年的行為都相當瘋狂。從他們的行為中
,人們看到的是對大陸、對大陸民眾強烈的負面情感。沒有絲毫同情,只有怨和恨。
什么導致了如此強烈的負面情感?或許是因為自信心的完全喪失。以前,大陸的政制雖
然不好,但大陸沒有力量。面對大陸,臺灣、香港同時具有多重優勢。財富的優勢是基
礎,并有文化和政治優勢。現在,財富的優勢喪失了。全世界都不能不敬畏中國。這一
點,臺灣、香港精英、青年看在眼里。而臺灣和香港又太小了,其文化上、政治上的優
勢,完全不足以支撐起面對大陸的自信心。
反感大陸客的香港人和反對服貿協定的臺灣人之所以是青年,原因就在于,這些青年在
香港、臺灣已經看不到希望,尤其是如果是香港、臺灣置于大中國框架內。他們從教科
書中朦朧地了解一點法治、民主的價值,但面對充滿活力的大陸,他們以為,這些價值
是無力的。因此,他們對大陸產生強烈的怨恨心理。這種怨恨情緒隨時尋找機會宣泄。
大陸客和服務貿易協定,就是這樣的宣泄口。可以預料,這種充滿怨恨的青年還會繼續
尋找莫名其妙的宣泄口。
從怨恨,從狂暴的行為中,人們看到的是今日臺灣、香港最為深刻的焦慮:自我迷失,
他們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
但是,如果更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港臺精英、青年之所以迷失,又主要是因為,大
陸沒有給他們指出方向。曾經,港臺站在大陸前面,是大陸的引領者。因此,港臺人對
中國有情感。因為大陸的迅速增長,他們不再在這個位置上。這其實無所謂。他們可以
歸往大陸,依托大陸,經營自己的小天地。全世界都在分享大陸增長的紅利,港臺在這
方面有近水樓臺之便。但是,恰恰是這種關系,反而讓港臺精英、青年對大陸的態度不
同于外人。他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而大陸是中國的主體。而大陸的政制缺乏吸引力,
大陸整體上沒有文化,沒有形成一套具有感召力的普適的價值觀。因此,港臺精英、青
年不甘心于歸往大陸。但港臺很小,在國際上沒有活動空間,他們不能溢出大陸的范圍
。因此,他們焦慮而迷茫。
解決問題的出路在大陸。香港、臺灣民眾面對大陸的種種負面情感,主要是因為大陸沒
有做到“修文德以來之”,未能做到“既來之則安之”。在經濟上,大陸確實已經包住
了香港、臺灣,但是,大陸的文德不能令港臺之人心安定:一個是制度不能給港臺民眾
也長遠預期,一個是文化上缺乏價值吸引力。
因此,中國大陸,不論是當局,還是民眾,尤其是輿論,必須理解臺灣、香港民眾內心
的焦慮、迷茫,而致力于自身制度的改進、文化的重建。大陸上了軌道,港臺精英、青
年、民眾就自然有了自己的方向,會產生歸屬感。在這期間,大陸應當采取包容態度,
不要以同樣的負面情緒回應,而陷入情感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