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ECFA是提油救火
【聯合報╱彭明輝】
2014.05.01 04:10 am
ꀊ馬政府誓言服貿若不通過,台灣將被世界邊緣化。這是純屬恫嚇之言,誤導國人對台灣經貿局勢的認識。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評比,台灣的國際貿易優勢在全世界一三八個國家中排第廿四名,在總分為○至七分的量表上得分四點九,與澳洲齊名,接近排名十四和十五的美國與加拿大(五分),領先排名第卅的南韓(四點七分),以及得分四點三的義大利和大陸。我們有什麼好怕的?
況且,台灣對大陸的經濟倚賴已經過深、過熱,大陸經濟風暴很容易延燒或拖垮台灣經濟。偏偏全球重要媒體都預測,大陸會在一、兩年內出現大規模的房市泡沫與經濟危機,香港首富李嘉誠父子更拋售全部大陸股票與房地產,選這時機加深兩岸經貿關係,無異於提油救火。
FTA既非萬靈丹,也不盡是良藥。不當的經貿協議只會貽害萬代子孫,讓他們失去未來談判的籌碼。由於談判無能,我國在WTO的平均關稅,已被迫降到只剩六點三%,遠低於南韓的十三點三%、以色列的廿二點一%和挪威的廿點二%;此外,我們的免稅品高達卅點五%,遠高於南韓的十四點一%、以色列的八點五%和瑞士的十八點五%。南韓因為還有很大的降稅空間,所以有本錢跟各國進一步談FTA;我們市場本來就小,關稅又已經低到鮮少降幅空間,這才是我們跟外國談FTA的最大障礙。
再者,產業升級遠比盲目亂簽FTA更有意義。首先,技術升級對經濟是百利而無一弊;但FTA是利益交換,有利必有弊。其次,即使不簽FTA,我們還是對WTO所有會員國享有最惠國待遇,FTA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能進一步降低的關稅幅度有限;反而是產業技術升級所能夠帶來的附加價值,遠勝過FTA對經濟發展所能有的貢獻。
其實,如果能讓台灣出口附加價值提升一倍,那麼即使貿易總額降為一半,對經濟貢獻還是維持不變,但是卻可以因技術升級而拉開新興國家的追趕,讓後代有更大揮灑空間。事實上,過去廿年過度仰賴代工模式與大陸廉價勞工結果,台灣的貿易總額持續增加,附加價值卻持續下降,以致工時年年上升,實質月薪卻倒退十六年。如果繼續把大陸市場當鴉片吸食,不積極拓展新市場來刺激產業升級,下一代將更加看不到未來。
何況,降低貿易障礙的方法有很多,不是只有FTA。以東南亞為例,華僑扼其經貿要衝,其中一半是過去留學台灣的僑生,對台灣有深厚感情。充分利用這股人脈,絕對遠勝過南韓在東南亞簽署的所有FTA。
此外,商業資訊情報供應遠比簽署FTA重要。日韓崛起的過程中,商業資訊情報社扮演不可或缺角色。如果政府積極供給台商各種商情資訊,企業就有機會利用既有技術去生產最有利新產品,銷售到最合適新市場,使得附加價值倍數成長。
其實,台灣一直無法走向世界,正是因為市場資訊過度集中大陸,而對其他國家貿易資訊嚴重缺乏所致。繼續深化對大陸的倚賴,是飲鴆止渴,必須趕快突破,來矯正病態的市場發展趨勢。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2014/05/01 聯合報
心得:彭教授這一篇代表反對經濟過度集中在中國跟反Fta的思維,可以供大家參考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