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我讀社會學,稍微為社會學講點話好了。
基本上來說,改造社會有兩種不同的模式,在Popper的書裡,他將一種稱為是「烏
托邦社會工程」以及「細部社會工程」兩種。左派(和自以為是左派的假左派)傾向
於烏托邦社會工程,想要透過一次重大的變革來改造社會,右派和保守主義者則偏向
於細部社會工程,認為社會是經由不斷的小改變,而逐漸累積成為社會的轉變。
其實所有的人都會想要改變社會,讓社會朝向自己的理想去前進;這裡其實不是社
會學的問題,反而比較像是激進的左派和保守的右派之爭。台面上很大聲的社會學學
生和教授,大部分都必須歸類至此;但是其實社會學還有另外比較沈潛的一派,在左
與右的路線上,選擇了比較保守的一方(不過確實人數比較少)。
社會學的核心關懷,其實不是這兩種改造社會模式的爭議,而是受到美國實用主義
的影響下,以理解社會運作的機制為主,學術上的許多爭辯都是在這個議題之上。
接下來我舉幾個不同理論傳統的例子好了。
1970年代美國有個「地位取得模型」的討論,關懷的問題核心是:社會地位會由上
一代傳給下一代嗎?研究的結果,大致上可以說,父母對子女能影響最大的,是子女
的第一份工作,之後子女本身的能力特質逐漸取得較大的影響力(雖然有些特質,如
教育程度,其實也是父母的資產投資在子女身上的轉移結果)。
1990年代台灣社會學界的一個重要爭論,是台灣的經濟奇蹟如何產生的。有一派強
調政府政策與規劃的影響力、一派強調台灣在世界經濟生產鍊中的位置,最後一派則
強調台灣中小企業的能量(嗯,自我剝削的情操)。
此外,社會學界還有一個「理論」派,這一派比較是從哲學、理論思辨式的角度切
入,想要理解「社會如何可能?」的問題。比較古典的就讀馬克思、托克維爾、齊美
爾等人的著作,比較新潮的,可能就是阿多諾、傅科、貝克(風險社會)等人的作品
了。
最後,我要替社會學的論文「低產量」說句話(哈)。社會學其實有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很難有確切物理學或數學式的公理,因此很多時候必須要很嚴謹地討論一個概
念,或者大量引用資料,才能夠產出一篇爭議比較小的論文。我想一個例子是蘇國賢
、喻維欣的這篇論文:
http://homepage.ntu.edu.tw/~khsu/vita/ethnic.pdf
這篇論文從收稿(2005/9/20)到接受刊登(2007/12/14)前後達到兩年三個月之
久。這篇論文的研究結論,基本上很挑戰綠營的一個重要命題:「外省人在社會上有
優勢、成為一個特權階級」,恐怕也因此在審查中遭到了不少的挑戰。我們可以看到
最後成品裡,兩位作者直接拿1990年人口普查的資料來分析,才稍微平息了爭議而獲
得刊登。第29頁兩張圖可以看一下,你就可以知道其實台灣性別的不平等才是最大的
問題,本省外省在25年前就已經沒有什麼實質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