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朝唸法那個,其實目前關於「聲」的部分爭議還不小
(韻的部分因為詩歌之類的多多少少會押韻,
外加後來也發現了轉韻這件事,在眾人統整之下,
作為集大成的陳新雄老師判斷古韻32部大致是公認狀態)
(另外順便一提的是我就讀的台師大在聲韻學等研究上似乎是屬於章黃學派的)
而為什麼聲的爭議較多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古代科普特教派默禱文那樣不可變更的「留聲機」
因此韻是確定了,但我們很難去確認其聲母還有其聲調(特別是聲調)
聲符的部分,目前比較沒爭議的就是:
1. 古無輕唇音
(亦即非敷奉微四聲母(非敷奉今漢語多為ㄇ或ㄈ,微母則不少都變成無聲母),
上古時代屬於幫滂並明四聲母(今漢語多為ㄅㄆㄇ))
2. 古無舌上音
(亦即知徹澄娘四聲母(今漢語多為ㄓㄔㄋ),
上古時代屬於端透定泥四聲母(今漢語多為ㄉㄊㄋ))
3. 娘日歸泥
(亦即前面提到的娘母與中古漢語的日母(今漢語多為ㄖ)上古歸屬泥母)
4. 喻三古歸匣
(亦即喻三母(部分文獻會寫為母,今漢語多為無聲母)
上古時候屬於匣母(今漢語多為ㄒ或ㄏ居多))
5. 喻四古歸定
(亦即喻四母(部分文獻直接寫喻母,今漢語為無聲母)上古時屬於定母)
另外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就是:
1. 照二歸精
(中古漢語的照母(今漢語多為ㄓㄔ)上古歸精母(今漢語多為ㄐㄑ))
2. 古無邪紐
(中古漢語的邪母(今漢語多為ㄒㄙ)上古歸心母(今漢語多為ㄒㄙ))
3. 古無群紐
(中古漢語的群母(今漢語多為ㄐㄑ)上古歸溪母(今漢語多為ㄎㄒ))
還有一個問題比較大的是高本漢提出來的複輔音說
簡單說這個複輔音說就是高本漢認為,
上古漢語應該跟英文的CLock/SPeed等字一樣有雙重的輔音
常被拿出來的例子是「各」字
現今讀法是ㄍㄜˋ
但是以各當作偏旁的形聲字中
聲母屬於ㄍ的有格/鉻/胳等字,但卻也有聲母為ㄌ的洛/落/駱/烙等字
因此高本漢等複輔音說提倡者就大膽假設各在古代的聲母是ㄍㄌ連讀,
而後來隨著分化導致複輔音掉音變成了單聲母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沒這麼簡單就是
畢竟上古到現在讀音分化的情況很多,難以一以概論。
(嘛我會認為龍虹同源主因就是這個讀音幾乎一樣的事實
從古至今龍虹皆屬東部(今漢語讀音為ㄨㄥ),龍虹的甲骨文也近似
(虹的甲骨文是畫彩虹,而其身形就跟龍的身體一樣,而現今的虹字則是後造的形聲字)
另外去查爾雅也會知道有一種龍叫虹霓,形音義都有關係很難說不是同源,
就跟鳳凰是風的神獸化一樣,我認為龍應該是彩虹的神獸化)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聲調。
目前學界是認為上古時代分為陽陰入三聲
但是這個上古三聲指的主要是韻尾的差別而不是聲調
(陽聲指的是鼻音韻尾(以n/ng/m為結尾)、入聲指的是KTPS韻尾,
陰聲則是後面甚麼都不加)
那麼到底讀的時候該怎樣用抑揚頓挫,抱歉,學界還在吵也沒個答案。
順便再提一個因為漢語拼音所以中國人學外文常會犯的錯誤
就是我們的ㄅㄆ/ㄉㄊ/ㄍㄎ在外國人耳中一樣是PTK,差別在一個不送氣一個送氣而已
也就是說漢語拼音(包括通用也一樣)雖然寫成BP/DT/GK
但實際上反而是PPh/TTh/KKh(h表示送氣)
(這也影響到了古早威妥瑪拼音的拼法,
台北的Taipei與高雄的Kaohsiung都是同樣的產物,
正確而言台北本來應該寫成T'aipei(威妥瑪拼音用'代替送氣音),
但是不知不覺之間T旁邊那個送氣音記號不見了,於是成了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