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很多人一直覺得小蔣晚年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是民主化的關鍵,
: 但我認為這只是民主化的開端,真正民主化的關鍵應是小蔣死後,
: 李登輝上任那時期開始
: 或許不少人對李登輝印象不佳,特別是外省挺藍的支持者對於李登輝更是深惡痛絕,
: 說他'亡黨亡國',可不管怎麼說,你就是不容否認假如沒有李的話,
: 台灣頂多是類似新加坡那樣限制性的民主,而非真正的民主,一黨獨大也不會終結.
: 李上任後,先是解除動員勘亂時期與廢除懲治叛亂條例,並揚棄法統,以黨領國政策
: 讓民眾對國家,國民黨不滿的地方批評,再也不會被惡法'霸凌',
: 法統,黨國的廢除,承認兩岸分治,除了讓光復大陸,與兩蔣神話破滅外,
: 國民黨的黨意與意識型態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凌駕國家國意,搞以黨領國,
: 本省人與外省人自此也總算受到較為公平的對待,而非像兩蔣時期的少數暴力,
: 萬年國會與老賊下台,國會全面改選,
: 讓那些無法代表台灣人民意的聲音從此不再主導國會,總統開放民選,
: 則讓反對黨有機會在民意下實行政黨輪替,而非像間接選舉般永遠是國民黨佔優勢,
: 國民黨隨便找個爛人也能在欠公平的制度下幹上總統.
: 李的黑金,以及親日思維,大可以批評,但不容否認他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是最關鍵人物,
: 至少讓國民黨與反對黨得以被公平對待,只是,一票外省黨國既得利益者不是這麼想就是,
: 他們認為李害他們特權沒了,優越地位沒了,正統黨國與孫蔣思想被老李破壞,
: 保障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策也沒了,你想他們不會幹嗎?
三國時期,劉備巧奪蜀地,面臨外來政權與本土勢力的明爭暗斗之中。為了防止
激化矛盾,諸葛亮采取正人先正己——對本部外來勢力嚴格管束,甚至是執法更
嚴于本土,比如斬馬謖。再有利用外部矛盾來凝聚內部,不斷進行北伐。
蜀地人杰地靈,自古多奇才,然而,到蜀滅亡前,竟然走到了“蜀中無大將,廖
化作先鋒”的地步——廖化原為山賊,歸降關公做帳前主簿。背后顯示出本土拒
絕用命的一面。
民國轉進到臺灣后,也面臨著外部與本土融合的難題。自小蔣時,覺悟到不大可
能“反攻大陸”,于是大量起用本土官員,推行本土化政策。但因孫運璇腦溢血,
無法及時推出新人選以平衡權力。小蔣去世當晚李繼任后并代理KMT主席。后KMT
幾乎全體將其扶正。僅秦孝儀等反對,但聲音太小,無人理會。
如果說,小蔣是致力于外省人融入本土的政策;那么,李就是以本土替換外省人
的政策。兩者可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李領導的KMT,一衰再衰,一裂再裂,也
就不奇怪了,比如俞國華辭職;宋接替李煥;郝柏村從實權參謀總長明升暗降至
國防部長;李煥內閣改組,李煥退出;郝柏村內閣92年郝一敗涂地辭職;連戰內
閣成立,標志著強行本土化完成——五院僅一人為大陸籍(監察院孫履安),內
閣外省占20人,本省占17人,但重要部門均被本土人士掌握。直到扶持本土政黨
更迭了政權為止,成功完成削弱KMT的計劃,也為KMT分裂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自此,外省人和本省人融合幾近失敗,對立開始白熱化。也形成了
所謂的藍綠對決的基本態勢。矛盾幾乎不可調和。我想,如果小蔣如果知道的話,
能被再氣死一回。
小蔣在執政晚年逐步開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以及實
行“民意機構改革”等,開啟了臺灣政治民主化之路。這應該是沒有異義的。
李登輝上臺后,對政權更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必然的。但,是不是您所說的
真正的民主化的關鍵?未必。個人看,他的目標無非是要本土勢力最終替換,取
代KMT。但因此,也需要對目前臺灣社會對立的形勢負上一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