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前後是我重要的政治啟蒙年,三件事情相當程度決定了我的政治立場與思考
。這三件事情分別是彭明敏參選總統與後續、核四覆議案,以及陳婉真被開除黨籍。
我現在突然想談一下彭明敏的那件事。
1996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沒有人想出來和李登輝對抗。人選一路懸置到最後,突
然未入黨的反對者裡找到了一位彭明敏,他加入了民進黨,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雖然彭明敏有他的歷史地位,但是當時的確台灣沒有多少人真的知道他作了什麼。
我們只是看到一位外面的人突然跳了進來,就這樣成為總統候選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的兩件事。
1) BBS上彭明敏的地位一路竄升。他一開始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後來被說
是台灣的「良心」,到了選舉前最後一週,連「台灣的國父」這個詞都出
來了。
2)彭明敏選舉的結果慘敗。總統大選結束當天,有著「台灣人欠彭明敏太多
了」這樣的說法。
但是,就像我之前說的,選舉之後彭明敏的地位就快速下滑,特別是他對民進黨的
人物作出批評,更直言民進黨根本無心推動台灣獨立。1996年建國黨與民進黨決裂,
說彭明敏偏向建國黨,可能是太溫和的說法。
然後,選舉之後半年,民進黨縣市黨部就聯名,以彭明敏傷害民進黨聲譽為由,要
求開除民進黨黨籍。
彭明敏事件讓我對民進黨「用完即丟」的作為有了很深刻的認識,我也瞭解到不管
怎麼吹捧,其實絕大多數都只是言不由衷的場面話而已。
為什麼現在會提到這件事情呢?因為現在有了個柯文哲。他在台灣獨立史的地位,
應該是遠低於彭明敏,但他同樣被民進黨徵召來參選重要政治位置。不過彭明敏還有
入黨,柯文哲連這個也都沒作。
稍微瞭解了一下這個脈絡後,我想接下來簡單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即使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看好柯文哲。他基本上就是一個犧牲
打的位置。民進黨的選戰打法和過去並沒有兩樣,至少沒有因為柯文哲
的加入而出現明顯的不同。如果這一套真的有用的話,民進黨自己就會
派人來選了。
第二,柯文哲比彭明敏還要難搞,所以我很好奇,選後民進黨到底能多
久不和柯文哲撕破臉。也許,四個月吧。如果不論成敗,民進黨和柯文
哲的互動關係出現改變,那我會重新評估,民進黨也許和1996年有所不
同。
最後,就像現在沒什麼人還記得彭明敏是誰一樣,如果柯文哲沒有選上
,他將很快就像李應元一樣,根本不會有人去提他選過台北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