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exroc (吉娃娃大師)》之銘言:
: 你不要笑死人了,這兩萬人的意義跟統計學的樣本完全不一樣。
: 這兩萬人怎麼來的?「有上網設備、有意願參與網路投票」,
: 光這兩點就知道並不能代表母群體,完全不具台北市民的代表性。
: 換個例子來說,假設我今天去台北市發雞排,1000份都發光光,
: 所以可以得到「台北市民都愛吃雞排」的結論嗎?No!
: 這種辦家家酒的網路投票,參與選民數量若多到一定成度,
: 還勉強可以說具有代表性,結果才1%不到,是能代表什麼鬼?
: 柯P新政,這一條在我來看是完全失敗了,別說後來還有什麼打考績、排預算,
: 我等著看笑話。
I-Vioting這次參與人數在統計學上或許不代表全民共識,但絕對具有正當性。
第一點
柯文哲是在選前提出這項政策,
選舉結果有八十五萬人為他的政策背書。
所以I-Vioting不論成敗,
他是有"民意基礎"讓柯文哲先生進行這樣的政治實驗,
第二點
市長本身就有各局長任命權,
他只是今天將選擇權給予願意關心勞工議題的市民,
然後由他擔負此局長任命的政治責任,未嘗不可。
畢竟今天最關切此議題的核心族群也做了選擇。
第三點
的確在整個遴選過程是有瑕疵的,
這點柯文哲也向大眾承認缺失,
因為大眾總是希望政策的推行能夠盡善盡美,
但一個無法容錯的社會,是沒有任何進步的可能,
重點是願意在錯誤中盡速修正。
結論
當然有些層級的政策是幾乎不可犯錯,
但我認為勞動局長的遴選絕對是有嘗試錯誤的空間和價值,
它的確在過程中把一些爭議性問題都攤在陽光底下,
讓大家在錯誤中學習,
途中也並沒有對台北市民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何嘗不可?
這階段的確有不少的討論和罵聲,
但相信絕大多數當初用選票支持他的選民是對他有盼望才有批判,
畢竟選前柯文哲跌跌撞撞的樣子又不是沒看過,
當初會支持他的就是願意承擔改變的風險才投他的,
現在有時的莽撞根本是可預期,
市民會願意給他更多時間,
因為民心思變啊!
倒是政治上的冷披薩無人討論之時才會走向歷史的過往,
和馬英九總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