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004801#answer-7995790
簡單地說就是,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的看法都有可能是錯的。只有保證了言論自由,才能讓不同的觀點同時呈現。經過整個社會的長期深入的討論,才有更大的可能讓較好的觀點佔據上風。如此一來,一個社會才能避免某些單純因為缺乏反對聲音而導致的災難。
另外從人性角度講,每個人都想活得自由自在,不想被束縛。所以,自由本身往往不需要特別的理由,限制自由才需要有理由。
雖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堅信正確的政治理念,但由於這些政治理念一般無法得到完全實證,因此它們常常不能保證是完全正確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我有多麼確信自己相關觀點的正確,它們還是有可能是錯的。
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反對意見。尤其是聽到完全對立的政治意見之時,很多人都會惡向膽邊生。前一段時間有些崇拜英美的古典自由主義者人號稱要把我吊路燈,或者學布雷維克一樣把我和類似觀點的人都“突突”了。說白了,就是他們堅信自己是正確的,認為我說的都是錯的,而且妖言惑眾,所以我的言論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於是就想到了肉體毀滅。
我們這個社會至今還缺乏的一個關鍵共識,就是對不同政治觀點的寬容。這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從未意識到,自己所堅信正確的觀點完全有可能是錯的。堅信正確的觀點,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這在歷史上屢屢發生。而且很多案例的後面都有漫長的血淚史。
因此,要保證一個社會的正常發展,要避免人為災難,就必須保證各種對立的觀點都有生存的空間。這樣,即便當前占主導的思想派別包含著巨大的錯誤,對立者也能夠逐漸逆轉,佔據主導並修正社會的發展方向
我們都不是上帝,很多情況下,我們只能“相信”我們的觀點是正確的,但不可能“確知”我們的觀點是正確的。因此,我們誰也無權決定一種政治觀點是不是應該被消滅。
對一種觀點看不順眼,就應該發文章去駁斥。駁斥得有道理,就能爭取其他人。政治觀點的交鋒就是這個樣子。只有在彼此不斷的爭辯中,才有發展。一種觀點的不合理的部分,往往只有對立者才能指出。只要你的觀點講得更有道理,民眾就會漸漸轉向你的方向。如果你不佔上風,那麼只有兩種可能:要么你的觀點的合理性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要么你論述自己觀點的方式太不親民。因此,當有人號稱觀點對立者妖言惑眾、應當斬除的時候,說白了就是在承認自己的無能,在言論的交鋒上始終無法佔據優勢。
如果你認為你是對的,你就應該尋找一種好的論述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接受你的觀點。
言論自由的核心在於提供一個各種思想平等交鋒的戰場。思想和物種一樣,都需要競爭才能進化。因為害怕一種思想,而把擁有這種思想的人斬除,或者通過言論審查來遏制。最終會讓這個社會裡面的思想發生退化。這種退化會導致這個社會在面對對立的觀點時不堪一擊。因為外面的那種觀點已經在長期的交鋒中成長多年,自身的自洽性、完備性都極高,大量缺陷都在交鋒中得到了修正。而你這個封閉環境裡的主導思想卻沒有挑戰者,各種缺點都沒有得到修正,合理性並沒有隨時代而上升,和外面那些更完備的觀點一交鋒,就只有慘敗。這種局面在我國過去幾十年裡面顯得
尤為清晰。
因此,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審查言論一般是不可取的。只有通過言論自由,只有通過種類繁多的對立思想的不斷交鋒,各種思想才能演進。只有如此,整個社會才會前行,才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才更可能避免人為的災難
中國政府在改革方面是非常保守謹慎的,也是一個非常功利主義取向的政府,這世界上改革太快太激進而失敗的政府和國家太多太多。所以各種文化審查言論審查其實是為了控制社會總體穩定,以前不開放是因為開放了對經濟增長也很有限,甚至太多自由反而會導致社會不穩定,所以政府會先採用適合當時中國具體情況的政策,例如大力發展工業和興建基礎設施。等物質基礎打好了,人均收入提高到了一個程度,中產階級開始大量出現,一個消費能力巨大的國內市場開始形成的時候,政府就會從原來不可持續的過渡依賴出口和投資的經濟政策轉為依靠內需,發展服務業吸納
就業人口,提高服務業佔GDP比重的政策。現任政府提了多次結構轉型發展服務業,但目前仍趨向於管製文化市場審查言論等等. 當經濟繼續向前發展需要上面提到的種種自由度,而且不利於中國對外展現軟實力時,政府遲早會開放的,因為說到底它仍是一個很功利主義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