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選各方預計民進黨勝選,勝選以後的民主鞏固如何推動,迄今未見有識之士議論
。幾乎可確認的是,屆時台灣將進入一波「訓政時期」,以確保大選之後凝聚出的台灣新
共識,能夠永續經營。這是民主史與台灣史進行大鞏固的關鍵,今後如何劃分人權與異己
、區辨敵我,在此一舉。
所謂訓政時期,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在政治上肅清危害台灣共識的殘黨餘孽,執行轉
型正義;二是在思想上深化台灣意識,整合社會各界,團結一心邁向全民共同的未來。這
樣的訓政時期不僅是戰略上的必然,更是政治上的必須。其中重要的促成因素,就是國民
黨的解體。
國民黨在台灣從李登輝到馬英九的下坡,不僅是一個政治勢力的裂解過程,更是價值的崩
盤。政治裂解表現在李登輝建立的分贓體制,到後來馬英九擺脫分贓體制後無以為繼的尷
尬。價值崩盤則從李登輝帶動後殖民認同崛起,到馬英九切割老國民黨脈絡後的無所適從
。
一旦2016年敗選後,國民黨已然渙散的選民在徹底絕望的情況下,不會重新凝聚。從21世
紀以後南部國民黨傳統支持者投票率大跌,即可一葉知秋。果然這樣一個趨勢從南部全面
蔓延,到2014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傳統票倉投票率慘跌,所有過去曾讓國民黨在最後
關頭苟延殘喘的溫情呼喚,至此宣告全部失效。
國民黨核心支持者的離散,勢必造成餘部對黨資源的爭搶及自保,不排除王金平等贏回李
登輝以謀在民進黨時期從國民黨內部配合,換取生存機會。大量國民黨有潛在刑事案件纏
繞的諸派系人物需要自保,他們只能一方面依賴李登輝尚餘光環提供若干程度的保護傘,
另一方面協助民進黨蒐集清算資料。國民黨傀儡化將於焉確立。
清算的對象分成兩種。一是集中於馬英九,在「九合一選舉」大勢底定之後,各家籌備在
馬英九卸職後下他於獄的競賽,已經無所不在,如火如荼。雖然誰也未必有把握一定成功
,但要是誰真的能成功將其斃命,不但為新政權士氣的鞏固,立下汗馬功勞,也必然成為
新的政治英雄而能享有前途無量。
另外一種對象是如同早已下台的行政院長江宜樺,這是一種由社會自動發動的清算,這是
散播新政權統治思想與國家認同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因此社會的自發參與是主要機制。
以江宜樺為例,他返回學術界的嘗試,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都遭到太陽花思想界聯合的
抵制與破壞。太陽花界積極主動串連,不僅在台灣抵制,更在國際散佈他破壞人權的流言
。
如果肅清政壇餘孽是2016年訓政時期的一翼,2014年以後江宜樺的遭遇,便預告了訓政的
來臨將以思想改造為其另一翼。思想界原本是社會奔放與開放的基礎,但在訓政的時代需
求下,即使是在台灣思想界蔚為主流的自由主義與自由主義者,也勢必成為清算的革命先
鋒,他們走後門、寫私函、發動網絡圍堵,說明個體思想家花果凋零,法西斯集體人格崛
起。也許江宜樺在訓政降臨前提早受到思想界清算,未必不是好事。
質言之,新共識的訓政思想就是台灣共識、台獨共識。其短期目標是建立反中反華的政治
正確性,包括從教科書與文化改造入手;中期以後的目標是建立新共識,即營造以兩岸關
係為台灣的負債意識,超越經濟思維。但中期以後的發展很難規劃,也很難完成,因為大
陸會繼續發展演變,台灣人民也會繼續穿梭於兩岸。
建立台灣共識的努力不可能無限期的推動,在其同時或在之後,都會醞釀各種辯證的小潮
流,包括疏離的選民向國際與大陸開創個人的新出路,牽動甚至有時並矛盾地支應台獨共
識的訓政。或者,思想界從更大的範圍吸收思想資源,建立兩岸多方向的思想結盟,從而
奠定下一波調整的某種可能脈絡。
李登輝執政時期,各界戲稱台灣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但實際上真正的文革並沒有開展。
是從太陽花學運開始,文化大革命的氣勢才因為青年世代的能動性而浮現。這樣的氣勢向
上發展,是2016年訓政之所以可期的原因。
作者是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http://www.80sd.org/pl/2015/05/14/82347.html
看石教授的文章到現在,他為何總是這麼挺老同事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