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nmar (tinmar)
2015-07-18 22:14:02每個人都有恨人的經驗, 重點在恨是否超過理性的界
線. 馬英九就是太恨王金平恨到瘋狂地步, 所以導致
政權陷入危機.
黃國昌沒有權力在身, 所以無法得知若有權力, 他會
如何對付柯建銘. 但有兩點, 可以檢視黃對柯的恨是
否超過理性:
1.關於朝野協商, 這是黃對柯最不滿的地方. 問題是
朝野協商是依法行事, 遵守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修法
前只能依法行事.
再者, 民進黨是立院少數, 朝野協商的形式有利民進
黨, 否則一切若訴諸表決, 少數席次的民進黨如何得
到想要的法案? 總不能天天鎖門佔領主席台吧? 何況
這種抗爭手法那只能阻止不想要通過的, 無法得到想
要通過的. 朝野協商制度之存在, 吃虧的是多數席次
的國民黨, 最該抗議此項制度的其實是國民黨.
朝野協商制度是國會畸形席次下的補救之道, 算是過
渡期的必要之惡, 明年新國會可視情況予以修正. 其
實明年小黨如果林立, 朝野協商可能有利小黨, 否則
小黨如何通過想要的法案? 朝野協商應朝盡量透明化
而非廢除.
2.關於新竹選舉
新竹市選舉, 民進黨派柯建銘, 時代力量派邱顯智.
柯代表大黨, 所以不可能被棄保, 邱顯智的參選只會
瓜分綠票, 最後只是有利國民黨. 為了拉下柯建銘而
不在乎因此有利國民黨, 這種手法頗為可笑.
難不成柯建銘落選了, 朝野協商會消失嗎? 當然不會
. 因為朝野協商是法律所規定的形式, 且柯建銘是代
表民進黨, 他落選了, 自然會有民進黨其他人進行朝
野協商. 黃國昌是對人不對事, 只是在針對柯建銘,
卻忘了事情的起源是制度之故, 制度不修改, 換人還
是照樣進行朝野協商.
黃國昌具有良好的形象優勢, 柯建銘是黑臭的形象,
但這種形象的差異無法正當化黃對柯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