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台灣人讀台灣史觀 硬要拿大中國憲法套到台灣人頭上 這不是殖民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78165
聯合報 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台北市)
反課綱團體動員國、高中學生包圍教育部,在現場夜宿,部分學生帶梯子爬過圍牆,闖進
大樓,占領部長室,在警方驅趕逮捕時,學生不斷高喊:「退回洗腦課綱,捍衛教育尊嚴
」,「教育不是兒戲,學生不是白癡!」
教育部官員羅列出「反課綱」團體爭議的主題,共計有十七項,大多是專有名詞,包括把
「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接收台灣」改成「光復台灣」、「慰安婦」改成
「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中國」改成「中國大陸」等等。任何人都不難看出:所謂「
反課綱」運動,其實是「台灣國」和「中華民國」兩種意識型態之爭。我感到大惑不解的
是:即使台灣想獨立建國,有必要為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擦脂抹粉嗎?為日本殖民統治
擦脂抹粉,就能維護「台灣教育的尊嚴」嗎?
從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日本從滿清政府取得台灣統治權後,便認為:台灣的土地及人民皆
屬「日清戰役」的戰利品,土地為日本國的一部分,但人民則有區別。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不是日本人。在施政方面也有很清楚的區別。在台灣,日人自稱為「內地人」,台灣人
為「本島人」,在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方面都有差別的規定。
在教育方面,日據時代的初等教育有「小學校」與「公學校」之分,只有日人才能讀「小
學校」,台灣人只能入「公學校」。中等教育也是分別區隔,在台北的中等學校,一中(
建國中學)、一高女(一女中)、二高女(中山女中),都是日人子弟的學校,二中(成
功中學)及三高女,才是台灣人就讀的學校。以人口來比較,台灣人能進入中學校的比例
很低。
高等教育更加限制台灣人的上進機會。作為台灣大學前身的台北帝大,絕大多數的人文及
社會學科,都不招收本島學生。因為殖民地的青年,不需要念這些學科。當時台灣人念的
,主要是醫科和農科。我的祖父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第四屆的畢業生。畢業後,擔任
「公醫」的官職。當時日本人在台灣任官,一般公教人員之薪俸一律比「本島人」加六成
給付,稱為「大割の加俸」。我的父親從「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不願意接受這種
「次等國民」的差別待遇,所以到東北「滿洲國」去謀生。結果旅居東北的五千名台灣人
中,竟然有一千人是醫生,東北人甚至以為台灣是「醫生島」!
再就綠營名嘴誇耀的「日本兵」而言,日本人認為當兵是日本男兒的「本望」(願望),
能夠光宗耀祖,非日本人不可當「日本兵」。殖民地的台灣人不是日本人,所以不必當兵
。一九三七年「支那事變」以後,日本人開始推廣皇民化運動,在鄉間各地的公學校(「
日支事變」後改成「國民學校」)組織「青年團」,由校長任團長,當過兵的老師任教官
,每隔幾天就召集十五歲至二十歲的男女青年,實施軍事訓練及精神教育,並誘導青年入
伍當兵。
二次大戰之初,台灣人仍沒有資格當「日本兵」,只能當「軍屬」或「軍夫」,到中國大
陸替「日本兵」擔任後勤補給工作。到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爭逆轉,日本才開始在台灣
徵「志願兵」,到南洋和海南島作戰。「日本兵」和「志願兵」的最大差別在於:日本人
被召集者,在職服務單位要付本俸給其家族作生活費。台灣人是「志願兵」,不是義務兵
役,所以服務單位不必給付家族生活費!
我完全贊成我們必須教育下一代認清歷史事實。可是,替「日本殖民統治」擦脂抹粉,是
歷史教育的正確途徑嗎?到底哪一種課綱是「洗腦課綱」?哪一種課綱會把學生教成「白
癡」?哪種課綱能維護台灣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