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課綱紛爭/爭執用語 不如培養思考力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貓)   2015-07-25 15:40:46
※ 引述《qwilfish (XXXXFISH)》之銘言:
: 標題: [轉錄] 課綱紛爭/爭執用語 不如培養思考力
:
: 聯合報 曾譯緒/準研究生(竹縣新埔)
重點:1. 聯合報 2. 竹縣新埔
: 青年都是理想主義者,引發的學潮或運動左右了時政,但值得深思的是,每種理想的形成
: ,其背後的推動力為何?我們都以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教育影響我們的思考、形塑了
: 認同,教育本身就帶有某種目的,所以,不意外的,歷史課綱成了爭議的戰場。
重點:「教育影響我們的思考、形塑了認同」
重點提示:現在的高中生,從高一到高三,都是念馬冏歷史課綱的
: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三代人,有著三種國家認同:祖輩的日本、父輩的中國、我們這
: 一輩的台灣。我成長在本土勢力抬頭的時候,國中時學的是同心圓史觀下,各個切割獨立
: 成章的台灣、中國、世界史,當然也不明白台灣和中華民國的差別;民主是理所當然的存
: 在,雖然對政治印象不好—感覺政黨就是高尚理想包裝下的各種黑,但政黨輪替了,這似
: 乎很值得驕傲。
:
: 當時唯一的疑惑是,為什麼閩南語是台語,那時的總統習慣在公開場合以母語致詞,但那
: 不是我的母語。是否本土化是一段強調多數、忽略少數的過程?
重點:作者自稱國中念的是同心圓史觀,但是卻質疑本土化
(對比上一段的重點)
重點提示:作者的母語不是台語,可能是客家人、原住民、外省人甚至新住民?
: 高二時,正逢國民政府退守六十年,大江大海的浪潮席捲全台,留下了震撼:原來這就是
: 「外省人」的悲與痛。我也忘不了「勝利者寫歷史」這段話,既然歷史都能選擇性書寫,
: 那麼國家認同也能受到操弄。
重點1:2009 年作者高二,回到上一段,他國一時是2005
當時同心圓史觀已經是國中歷史課本框架了嗎?可以去查一下
(對照組:扁朝推出的第一個高中歷史課綱是2006才實施)
重點2:原來作者真的是外省人
重點3:「勝利者寫歷史」
作者: Scion (噓噓~~噓噓哥)   2015-07-25 15:43:00
結論: 42689.2,結案
作者: smith56 (電子學型男)   2015-07-25 15:49:00
中正分局打趴這些屁孩 力挺國民黨的我好爽好爽阿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5-07-25 16:03:00
太多矛盾和謬誤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15-07-25 16:34:00
蔣經國時代 說方言可是要被處罰的 感謝蔣經國
作者: askey (像鑰匙)   2015-07-25 17:51:00
不正是想從用語引導思維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