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階層再也不會有下一個陳水扁,
只會剩下蔡英文與連勝文,以及下一個蔡英文與連勝文
蔡英文基本上就是連勝文第二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923/697100/ apple
世間再無陳水扁
前總統陳水扁。資料照片
蔡則仁 高中教師
在教師節的前夕,台大公布了兩百位新生入學即休學;以及大學教授呼籲將學測延到5、6
月,讓學生可以完整學習高三課程再進行學測,也不會造成高三學業的荒廢與大學課程上
的銜接落差。
筆者不禁想到這20年來,台灣已經歷了無數次的教育改革,有些具有指標意義,例如繁星
計劃讓偏鄉的優秀學生可以進入更好的學校而更有機會達成階級翻轉;而有些教改企劃包
裝得很好,但純粹只是為了維護階級利益的手段而已。
馬政府的教育政策,除了課綱爭議之外,還有些更令人心寒的地方。本文想跟各位呼籲的
,並不是日治還是日據,慰安婦到底是強迫還自願等這些歷史事件的解釋方法。因為所有
的歷史事件,隨著解釋方法的不同,藍綠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論,這種露骨的意識形
態,稍有判斷能力的同學都很難直接被洗腦。
本文想提醒大家的,是遠比課綱內容造成的影響力還大的結構性問題:教育部已經規劃好
了逐年調整大學入學方式的比例,溫水煮青蛙地一步步降低指考錄取的比率,大幅增加申
請入學的人數!
乍看之下,教育部使用了非常美式的多元智能思考脈絡:各種天分的小孩都可以憑著他們
獨特的才能而被大學看見,而非單純的紙筆測試知識教育水準。
但是,教育部沒有跟你說的是,美國這一套教育體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之下
,本質上是父執輩資本的競爭,弱勢家庭下的子女,基本上在這套體制下是無法輕易翻身
的。
例如之前有位同學為了推甄做了個實驗:該位同學從小每天都往他父親在大學的實驗室跑
,耳濡目染下,在高一的年紀就做出了可以確定肺癌標靶的方式,並寫成小論文獲獎。但
恰巧的是,該論文與他父母親的研究主題非常雷同。
我無意質疑這些同學的努力,或是父親基於人性,陪伴並協助,並提供子女充足的資源來
面對人生第一場大規模的競爭。但看似多元能力取材,其實質內涵卻是家庭文化資本的競
賽。而學子擁有文化資本的多寡,取決於家庭經濟社會的地位。
這種對社經地位弱勢的制度性歧視,將會造成貧窮的世代複製,貧窮的學生再也無法用相
同的課本、相同的課程內容來跟優勢階層的學生較量,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階級複
製的惡性循環。
在國立編譯館時代的大中國史觀之下,
還是養成了如陳水扁、黃國昌之類的反國民黨的菁英人才:
他們的原生家庭原本位於社會的底部,但卻透過教育的方式,
在一個世代之內就翻轉了階級。而現在教育部卻預謀逐漸廢除指考,
以多「元」入學的方式替代。
我彷彿看到了魏晉時代的上品無寒門即將重現。
菁英階層再也不會有下一個陳水扁,只會剩下蔡英文與連勝文,
以及下一個蔡英文與連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