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n.fb.me/1MKg7Hc
昨天在議會的專案報告,議員對於公共住宅政策非常關心,但礙於昨天的詢答時間有限
,利用週末,我把我的想法表達得完整一點。
2014年,臺灣的房價是年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
房子。結果就是買不起房子的很痛苦,買得起房子的則是連痛苦的時間也沒有,因為忙
著繳房貸,變成屋奴。如何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這就是臺北市政府首先
要解決的問題。
各國的公共住宅比例,例如荷蘭34%、英國20%,日本6.06%,美國6%;臺灣則只有0.08%
,臺北市約為0.63%。按照各國的經驗,公共住宅至少要佔住宅總量的5%,才有平抑房
價的效果。因此臺北市政府提出興建公共住宅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目標,就是希望透
過政府的力量,提供住宅給有需要的人。
我就任市長後,到處找地找錢建造公共住宅,也將市府現有的空屋出租,希望能拉年輕
人一把。我們舉辦首都圈論壇討論公共住宅政策,不但邀請首都圈的市長參與,也邀請
各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參加,希望能藉由中央、地方的合作,同心協力改善台灣「居住正
義」的問題。
什麼叫做「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政策?
市府利用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公有土地取得不易又珍貴,希望藉由只租不賣,避免
過度炒作土地買賣間接又拉高房價。「只租不賣」的政策,也避免市府的公共住宅去影
響到市民私有房屋的市場交易。所以,「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我們一貫的主張,並
未改變。
然而,公共住宅的建設對北市財政是很重的負擔,為確保市府財政永續健全,我們也相
當重視公共住宅的自償性。市府團隊也曾做最壞的打算,若在財務最艱困的情況下,新
加坡或柏林公宅的「限制性出售」政策,也是一種政策選擇性。所謂「限制性出售」,
即售出後不得轉賣,僅能回賣政府,確保避免進入銷售市場,又造成炒作。但是,目前
臺北市各公共住宅的興建仍在起步階段,財務規劃尚不須考慮所謂的限制性出售,因此
目前北市府「只租不賣」的公宅政策並未改變。
「打房不打房?」
只用「打房」兩個字,無法實現臺灣的「居住正義」。在臺北市,市民的房屋自有率逾
七成,要降低房價,當然得注意如何避免過度損及持有房屋的市民權益。房價過度震盪
,也會對整體產業造成衝擊。因此,相關的討論應該避免只用「打房」兩個字去討論,
到底是打什麼房?打誰的房?根本無法說明。
我在選前即主張透過穩健的公共住宅政策抑制房價高漲,這個態度到現在一樣。上任後
我也積極推動公共住宅政策,希望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臺北市住得起房子,又不會使
市民的財產急遽縮水,甚至造成產業的崩盤。作為一個市長,必須要兼顧所有人的利益
,而不是顧此失彼。
所以,打造公共住宅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北市府除了自己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的
協助。當然,更需要市民的關心。唯有決心,我們才能實現居住正義的夢想。
==
所以說,還是讓子彈多飛一點嘛
柯文哲自己應該也看到自己言論被扭曲
才會特地再打一篇文章來解釋昨天的施政報告
反正高潮的人還會繼續高潮,還有三年的時間就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