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卻讓美國總統們發抖
2013年7月23日 18:36
楊士範、邱怡婷 整理分析
「多年來,我總有機會質問這個國家最有權力的公僕——美國總統。我們的職責不是去敬
仰總統有多麼德高望重,而是把他們放到聚光燈下,看看他們是否有負民眾的信賴。」─
─海倫‧湯瑪斯
海倫‧艾米利亞‧湯瑪斯(Helen Amelia Thomas)在2013年7月20日逝世,享年92歲。
湯瑪斯在台灣或許不甚有名,然她卻是令美國總統聞之色變、在白宮新聞發布中心有專屬
位子,且位於首排正中央並特別刻上其名的資深女記者。因其坐在最前排且優先發言的慣
例,湯瑪斯向美國總統或白宮發言人提問成為例行簡報的開場,質詢風格獲「鬥牛犬」的
稱號。
湯瑪斯身兼多項第一,是第一位打破美國新聞界白種男性主導工作場合的女性,白宮第一
位女性特派員及首位女性白宮記者協會主席。
她的記者生涯開始於1943年加入國際合眾社(UPI)。196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湯瑪斯
被分配到採訪候選人約翰‧甘迺迪的競選過程。甘迺迪當選後,她向其爭取女性記者參加
白宮記者會的權利,成為史上第一個參加白宮記者會晚宴與白宮記者會的女性記者,為之
後的女記者打破了只能報導花邊新聞等許多限制。
湯瑪斯記者生涯橫跨包含甘迺迪、尼克森、卡特、雷根到歐巴馬在內共10位美國總統,每
位都受過她犀利問題「招呼」。不提問軟問題的原因是:「所有總統都厭惡記者,而艱難
的提問並非不尊重總統;擔任記者要讓官方知道你這號人物,並抱怨怎麼敢問這種問題。
」因為她堅信對領導人提出最嚴苛的提問,最能促使民主制度有效運作。
1972年,尼克森總統進行中國之旅,湯瑪斯是指定的唯一隨行女記者。然無論與總統關係
是否密切,湯瑪斯依然不改其質詢的尖銳。她曾質問尼克森總統在水門案中的角色,也最
早向尼克森提出辭職的建議;質詢前總統小布希攻打伊拉克的居心,甚至斥責他是「美國
史上最糟總統」,要為伊拉克戰爭負責,不過此批評也讓白宮暫時停止她的提問權。
面對歐巴馬時她更提出這樣直接的問題:「總統先生,您到底打算何時撤出阿富汗?您為
什麼還讓人繼續在那裡戰死?留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要用布希主義的話敷衍我們,說
什麼如果我們不去,恐怖主義就會來美國。」
然而,她直接的主觀言論最後導致記者生涯的結束。湯瑪斯於2010年表示以色列人應該從
巴勒斯坦的領土上滾出去。這番言論引來一陣撻伐,雖然她隨後道歉,但仍被迫辭職。
雖然湯瑪斯在以色列問題具有爭議性,「白宮團大老」(Dean of the White House
Press Corps)的稱號仍是當之無愧。因為她一直堅信美國政府應讓民眾了解事實,國家
才會安全,而她就是要為美國人民向政府逼出事實。她的職責不是去討好政客,而是去質
疑提問,找出誰該為那些影響國民的壞政策負責,她也曾批評美國媒體近年變得軟弱,不
敢挑戰政府。
據自由時報報導:「《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政治特派員塔瑪蒂(Karen
Tumulty)認為,湯瑪斯讓新聞工作者瞭解,讓掌權者感到不自在有其價值,這是記者負
責的表現,記者的存在動搖平穩的假象。」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推崇她是一位真正的開拓者
。
《華盛頓郵報》曾如此評價湯瑪斯:「40多年來,當這個女人走近時,總統們會發抖。她
有刀子似的舌頭和利劍般的智慧。」在新聞界生活60多年的她更被譽為「總統折磨者」。
如今美國媒體已是多族裔和兩性並存的多元工作場所,湯瑪斯執著專業,堅持記者「質疑
」的基本要求,仍是美國新聞界學習的目標與紀律。
台灣有這種會讓總統發抖的記者嗎? 還是我們的總統只會震怒?
以上轉自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goo.gl/bX2ntZ
https://www.facebook.com/TheNews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