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為什麼就算藍軍想花大錢培養「網路寫手」,也注定失敗?
( 撰文者周偉航 人渣文本 )
內文:
最近在某個討論新媒體投資案的場合,碰到一位即將卸任的藍軍政治人。他特別請教我網
路時論作家的費用與合約概要,以及整體業界的發展現況。
我反問他為何會關注這些細節,他才告知於投資新媒體事業之餘,也想培養一批新的藍軍
寫手,去平衡現有的藍綠話語權落差。
我曾經在此專欄探討過藍軍於網路發展上的策略錯謬,但「網路時論」是一塊比較小的領
域,經營起來還有另外的眉角。那位前輩所擬定的草案確實有不小的問題,我相信這是藍
軍在規劃網路時論上的通病,因此就以專文來談。
他們想法上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打算培養「純」政治評論者。但有說服力的政治評論者,
都有政治之外的專長。
現在活躍的新一代網路時論作家都有自己的學術專長或專業技術,他們在自身領域打下江
山後,再從這基礎出發探討政治。讀者也喜歡看這種專業取向的政治文章,這和一般的名
嘴論政比起來有點差別,更有知識性。
專業者論證也有其社會脈絡,可以拉專業領域的讀者去關心政治,亦可反過來透過專業表
現來爭取政治領域讀者的信賴。
相對來說,如果要培養「純」政治評論者,那至少也要有政治專長,但藍軍又有多少新一
代寫手是有完整政治歷練的呢?少了實戰經驗,你講的「純」政治評論,就沒有那麼多人
想看了。
那如果藍軍養了一批各有專精的評論者,並且往政治領域發展呢?
這就會牽涉到第二個問題:這些人是否真的能「托住」黨中央的虛弱立論。
當前國民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其論述常不合學術與專業的基本要求。國民黨論點甚至
連基本推論邏輯都常有問題,總是一推出就遭到各界的「打臉」。
許多國民黨人認為這些被打臉處都抝得回來,但政治不是自爽,國民黨現在缺的就是「外
拓」的說服力;而要說服中立社群,就應該採用相對客觀的態度,像是常見的學術理論或
專業方法。
但多數藍軍專業者的立論常被當前的國民黨政客忽視,而黨政高層採用的「專家」,又總
是「有關係」而居其位,並非業界最優的人;就算有一定學術地位,也常為了政治目的而
扭曲學術專業。
國民黨以為百姓看不出來,但其實百姓看得出來的,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那些人,他們
對於這種「專家文」不會買帳。國民黨現在常被罵「不是笨,就是壞,不然又笨又壞」,
問題就是在這。
他們想法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搞錯供需關係。網路時論是先有需求,才有供給。
很多人誤以為我們寫什麼,讀者都是照單全收。怎麼可能呢?你開雞排攤,就會有人吃嗎
?
「生產」(供給)網路時論一點都不難,所以通常不會是由「供給」來帶動「需求」,而
是因為讀者有了政治問題,需要解答或是參考專家意見,所以才會有網路時論的存在。這
是由「需求」創造「供給」,因此很難帶出「風向」,倒是很多網路名家是隨風搖擺,擺
到失去原則。
因此並非「反國民黨寫手」創造了龐大的反國民黨浪潮,而是反國民黨浪潮讓寫手得以營
生。
所以如果培養出一堆藍軍寫手呢?依現有政治版圖,他們的市場可能只有「反國民黨市場
」的幾分之一。沒有市場,就養不活人。那可不可能以志工方式呢?
這又牽涉到第四個問題,就是藍軍缺乏以政治當作志業的人。
目前反國民黨陣營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許多以政治志業的年輕人,他們不惜領低薪,甚至
以志工方式全時投入反國民黨的工作,當然也包括從事新媒體的寫作與宣傳推廣。
國民黨相對缺乏這類人。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政治態度上偏藍的年輕人太少,能用的良才不
多,另一方面是國民黨支持者偏向「經濟選民」,賺錢第一,政治事務是「娛樂活動」。
面對要衝要打、要擔法律風險的第一線戰鬥,更是出意見者多,賣老命者少。這種態度也
泛及網路寫手圈。在網路上全職寫作的藍軍,多半是退休軍公教老人,這些人生產速度慢
,又一直搞不太清楚網路宣傳的技術,和市場對不太上。
所以國民黨到底該怎麼辦呢?
真的很難吃的產品,而且已經難吃很久的產品,你再怎麼打廣告,生意都很難變好的。你
就不應該過度投資在打廣告上,而是把資源移去研發改造,想辦法讓產品變得好吃。
培養網路寫手並非完全不該做,但這只是治標之道。要治本,還是該從整個黨的運作正常
化開始,先做正常的事,講正常的話,才會有正常的人加入,最後方能扭轉現在話語權上
的劣勢。
但現在國民黨有「正常」嗎?有打算變得更「正常」嗎?
我想,大家心理有數。
來源:
http://m.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aspx?ID=14813&pnumb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