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噓 decorum: 各校資源差那麼多 就近入學根本是欺負偏弱勢地區 05/24 07:03
: → decorum: 免試學區制的問題在美日等國都有血淋淋的經驗 這些人瞎搞 05/24 07:05
: christopherl和你都想要明星高中,
: 你們以為明星高中才可以教出會讀書的學生,
: 你們卻忘了讀書是學生的義務。
: 換句話說,你們只想依賴明星高中的老師,
: 這樣等於否定其他學校老師,而這種心態也是造成城鄉差距的原因。
有沒有發現,其實你們談教育,都已經有一個先入為主的目的
然後把各種收集的資訊,經過篩選後留下自己最有利的
首先,不要脫離現實
絕大多數人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出社會能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
當然教育有更崇高的目的是要研究是追求知識
但那不是絕大多數人的目的
第二,是你們自己定義明星高中是學業成績比較好的
但是就你們自己的多元的定義來說
理想的狀態,希望要達到的狀態
應該是各領域有各領域的明星
比如有阿基師在A高中授課,那A高中可以是餐飲領域的明星
有Vera Wang授課的B高中,那B高中就可以是服裝領域的明星
所以我們也可以有汽修方面的明星高中,也可以有棒球方面的明星高中
你們的心裡想的多元,是想要達到很多明星,各領域的明星
還是消滅明星高中?
第三,你們的多元,是只有一條路,還是有很多條路?
有沒有思考過,目前的教育體制,給學生的只有一條路走
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加起來受了16年的教育
你們的多元把以前存在的技職路線消滅了
造就成目前只有一條路線的多元,你們真的能稱這個叫多元?
然後最可笑的是,這條路線16年的教育結束了
大多數人都沒能在這16年間學到謀生技能
因為只有一條路,所以大學學歷變成基本求職門檻
而為了求考上比較好的大學,所以前面不管你們以為設計了
甚麼多元的課程,再為了考上比較好的大學這個目標面前
都是假的
因為絕大多數人受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求比較好的工作
所以造成的效果是,前12年都在為考大學做準備
大學四年有教授模生技能學校科系又少之又少
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
首先消滅了技職,於是原先有的18~22歲,有基本技術的勞力消失
因為以目前的學制,18~22歲的絕大部分都進學校了
這些18~22歲從職場被趕進學校的,要花更多成本在取得學歷上
但是付出的成本又沒辦法讓他們獲得比較好的工作
因為原本18~22歲基本技術的勞力市場缺口永遠存在
而新的學制後,22歲領有大學學歷的勞力,已經變成市場最低階的人力
所以付出更多成本後取得的學歷,大多數依然只能優先先去填補
比較基礎的職位
所以新一代的青年貧窮就這樣被製造出來
原本走技職路線,高職、五專畢業
18歲或20歲,懷有基礎技術的勞力,在22歲他的同齡人大學畢業前
就已經可以累積2~4年的實務工作經驗跟收入
但是你們把他們也趕進了16年的追求大學學歷的唯一道路中
這就是現在的多元
ca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