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6-06-06 14:57:18「民主政治」是一個很大的範圍
代議民主也是民主,直接民主也是民主
除非我們現在思考的是要走回寡頭或者獨裁政治
去追求高效率的決策環境
否則這個命題本身沒有意義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民主還會玩多久」
而是「民主什麼時候會再轉型」
如同雅典的直接民主在城市擴張後無法繼續使用
投票權從限定仕紳階級擴張到女性成年人
民主政治是一個會不斷轉變的政治
我不否認代議士有存在的必要
例如法條的審訂還是需要由代議士去深度討論
這部分不是靠著民意投票就可以處理的東西
但是以台灣的狀況來說,除了代議士的水準這個共通問題之外
人民在做出授權之後對代議士的操控能力很明顯的不足
當代議士做出不適當的行為之後並沒有辦法馬上有效處理
只能動員群眾施壓,但是要不要改口還是看議員本身
例如台中的社工事件、台北的公宅事件等等
中長期來看,罷免制度的缺陷跟缺乏有效淘汰不適當代議士的能力
也是助長議員們選上之後無視自己承諾的狀態
我希望未來是代議政治之外還是有能夠直接有效的表達意見的空間
如果我們先不討論實務的問題,例如參與方式、參與率、採集後的定位等等問題
我認為現在的科技水準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跳過代議士尋求人民的直接意見還是可行的
尋求直接明確的群眾支持,也比較不容易被少數的代議士挾著虛假的民意綁架
這概念最早的出現是以公投的方式,但是公投本身還是很不方便
理想的狀態是「具有實質影響能力的電子投票」(用I-Voting會扯到台北市的狀態)
這樣的話既可以避免代議士跨過民意對政府施壓
對政府而言也是一個可以實際依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