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al ( )
2016-07-24 09:50:33守法的公司成本大增
不守法的公司照様加班
偶爾抓到罰錢也不痛不癢
最後市場充斥著不守法的公司
法律如果沒辦法漸進提高標準
而一下子提高到想遵守也有困難的境地
那也只是逼人違法而已
更慘的是開錯藥方
頭痛卻治腳
只是單純的報復性心理
明明應該加強勞檢
卻要求政府訂出一個沒有彈性
全部行業一體硬用的法律
造成市場充斥劣幣公司的現象
加強勞檢的共識度更高 卻不肯去做
反而去爭這種爭議性很高的法 這是一種失職
只求自己爽 你有想到台灣嗎
沒有 因為你只有想到你自己
作者:
qwilfish (XXXXFISH)
2016-07-24 09:52:00那要問執政黨為什麼不先加強勞檢和提高罰則就推一例一休
作者:
XPXCXOXD (我已失去æŸäº›è³‡æ ¼)
2016-07-24 09:53:00樓上問的有道理。
大增是會增加多少,台灣有多少公司人事佔主要成本的?別逗我笑了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03:00不管加多少 懲罰好公司絶對不是勞工之福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0:04:00不推勞檢就是懲罰好公司啊 守法的成本高 不守法的成本低
加強勞檢和提高罰則並不是DPP施政的priority幫大老闆解決放假問題比較重要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07:00加薪是自願 代表餘裕很足 豈可相提並論
真要說,個人對於降低資方成本的做法雖不喜歡(畢竟身為勞方),但政策還算合理(各方面...我說的不夠明確,我指的事調漲薪資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10:00所以重點還是勞檢 而不是頭痛醫腳 造成不良於行
但是就不解選前幹前朝對企業利多政策,選後則繼續幹對企業利多政策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0:11:00為什麼不討論勞檢 因為DPP擺明就是不檢 沒討論空間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13:00因為勞團失職 沒有幫大家統一高共識的戰線罰則加重才可以加速淘汰劣幣 而且可以衡量經驗情況去加強
作者: zzro 2016-07-24 10:15:00
如果是是推一例一休的政府 你還對他會認真勞檢有信心嗎?
勞團失職= =?我有沒有看錯?勞團不是連陳情書都遞不出去嗎?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0:17:00政府就說怕罰則加重中小企業就受不了了...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18:00台灣中小企業多事實 我不希望台灣變韓國
台灣中小企業多又如何?一堆靠傳統壓榨人力的中小企業,難道不該轉型?難道就該繼續保護他們?為何阿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0:23:00我看不如乾脆把勞檢直接廢了吧 這樣中小企業就沒問題了
我覺得修改法規和增強勞檢要同步進行,如果是像某些版友說的,先增強勞檢,再來討論例假,那反而有點朝令夕改的感覺了先增強勞檢—用現有法規檢查,之後修改法規—一定是執政八年間,對一間公司來說八年間如果被用兩種不同法規檢查兩次這樣可能造成困擾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27:00等到變成韓國那様你一樣會仇視錢都被財團賺走
作者:
qwilfish (XXXXFISH)
2016-07-24 10:29:00中小企業都不敢整頓還談什麼產業轉型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32:00
問題是 dpp並沒有先加強勞檢啊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33:00是每個人都能進財團 沒有中小企業難道要讓他們去自殺嗎因為勞團忙在爭二例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35:00
這就像是某人說要用12億買你的破房子 結果錢還沒看到你就急著過戶給他 等他跑了 你也賺不到那比錢
你在恐嚇三小,台灣現在根本就還沒變成韓國那樣,一直說韓國是怎樣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36:00
dpp要推一例一休 請先健全勞檢加強罰則 完全執政 這點事作不到的話 那整黨去死吧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40:00拿A爭B 根本模糊焦點 只會分散支持的力量因為有哈韓族想消滅台灣的中小企業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0:45:00落實勞基法中小企業就會倒 跟DPP上就會打仗依樣 都是唬爛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0:49:00就跟一例一休老闆就會慣 就會鑽~ 兩例老闆就會乖乖的~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50:00前提是這個法不能只有財團有財力遵守
沒辦法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真的是該讓他倒掉 而不是放任他壓榨勞工 說現在勞基法標準太高擔心他倒掉簡單來講我們不能讓雇主獲利是建築在便宜的人力上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0:53:00是呀~ 讓他倒~ 台灣大概有一半以上都屬於您說的沒競爭力倒光光也好 就沒有勞工會哀福利差了
如果市場都是充斥不靠壓榨勞工就無法經營下去的產業那台灣就業市場只會越來越爛 然後產業也不會想轉型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56:00競爭力要看跟誰比 跟財團比財力 還是政府法律規定的 這根本圖利財團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56:00
落實勞檢就一定會倒?這啥假議題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0:58:00不要扭曲談話 是在爭合理漸進的法律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58:00
拿台北來說 這幾年因為勞檢倒了幾家?
中小企業財力的問題應該是看政府怎麼輔導讓他們有多點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0:59:00
要說南部 我之前就是在血汗工廠作工的 老闆幾年換一部跑車 然後每年都跟員工說今年沒賺錢 年終一個月 ㄏ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00:00越來越爛? 不會 因為已經爛到底了~ 台灣充斥代工跟製造這些工廠的利益就是建立在勞工身上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1:00:00
告訴你們資資 老闆只有不夠爽 沒有倒不倒的問題啦
高附加價值 你說大財團量產做出規模經濟所以透過量大
作者:
chal ( )
2016-07-24 11:01:00請看原文 我支持勞檢 反對圖利財團與圖利不守法公司的二例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01:00勞改 -> 轉型 會變成 勞改 -> X -> 重新開始過渡期勞工要一同承擔? ok呀 那就大家一起重新開始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1:02:00
要說勞檢會倒 先請中南部縣市以台北的標準來勞檢再說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1:03:00你要DPP勞檢 比殺他全家還過分 DPP還不跟你拼命?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16-07-24 11:04:00
誰劃靶誰射箭啦 你看清楚再來說好嗎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08:00實際上這十幾年來 產業轉型 勞工轉型 教育 都沒變過卻要求新政府跳過這些 先做勞動條件改革?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死而已~ 台灣已經快菲律賓化了卻要求等同歐美的勞動與薪資條件?
作者:
by0413 (誤會一場...)
2016-07-24 11:14:00你到底是從哪知道 落實勞基法中小企業就會倒 有數據??
給了十幾年產業也一直不轉型 請問勞工要等到何時?要共體時艱到何時?
很簡單,一例一休與砍七天假直接喊停不要動,先搞定勞檢跟罰則,也沒有兩例爭議問題。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16:00誰說過落實現行勞基法會倒? 是制定超英趕美的勞基法會倒一直贊成樓上的~ 現行勞基法就不要動了
「一起死」這句話也是從馬英九聽到現在蔡英文還在說...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18:00歐美現行勞動相關法律 也只規定到一例
反正只要稍微增加一點勞工的好處 就會有人說會一起死
十幾年產業沒轉型誰的錯? 很顯然就是現有體制沒有誘因轉型,過去十幾年喊出走、貶值,後來出一個神22k政策,產業又可以繼續噁爛搾幾年,薪資倒退十幾年,gdp卻持續成長,數據就是擺在那裡。
所以以前的「一起死」是騙肖 現在的「一起死」是真的?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6-07-24 11:20:00台灣現在的GDP幾乎完全建立在房價上面...不要再有GDP迷思了這幾年房價停滯 房市降溫 GDP有多慘
對啊 所以房價漲了誰得利了? 怪勞工不陪著共體時艱?
停掉只剩維持現有一例不會是太大問題,畢竟就是維持現狀而已,勞檢跟罰則可以先推,後續修一例一休或兩例也可以在一到兩年內再次開始處理
這件事的問題還是在dpp身上 因為先推2例的也是綠委
作者:
shinbird (爆è‚å°±è¦å–æ„›è‚)
2016-07-24 13:27:00神邏輯,跟郭次長中小企業不能罰太重有87%像
是阿勞工政策就看勞工面就好 結果你不是整天都在擔心雇主 那部是很好笑 你現在不就是說提昇勞工條件影響到那些沒競爭力老闆的經營 會影響到經濟
勞檢有提高啦,只是還不夠,包含人力和素質。而且沒有重罰的加乘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