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V13 (遠見13)
2017-06-18 11:27:142017-06-18 01:34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篇貼文,是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台灣人所發的《到上海的新體驗》:近
十年來,每年都會來上海一兩次,去年因為生病沒來,昨天又來上海了。很多事對我來說
是第一次,就來野人獻曝一番罷。
首先,這是我第一次以卡式台胞證入境,是人工通關,從把證件遞進窗口到我離開窗口,
最多十秒,不用翻文件,不用打鍵盤,不用蓋章,只把台胞證「嗶」一下,就OK通關了。
久聞支付寶大名,本來想說這沒什麼,台灣早有像悠遊卡這種小額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支付寶,讓我大為吃驚,因為它厲害的地方不是付款方式,而是它
的普及性,我吃飯,路攤買水果,超市結帳,全都用支付寶,我就是想看哪裡不能用,我
投降了,連路旁飲料販賣機也都可用支付寶,等於鈔票了。
台北UBike很方便,但上海的共乘單車更是方便得多。你看到路邊有車就可以借,沒有固
定的停車樁,就算沒看到車也可以用手機看附近哪裡有車來預約,最棒的是隨停隨還,只
要把車鎖一拉,就算還車了。
剛才去餐廳吃飯,先用手機號碼輸入排隊,然後四處逛逛,快輪到時會用手機提醒,這台
灣也普遍,沒啥。但進去坐定後,不見服務員蹤影,原來是要用手機掃一下,直接用手機
就可以點餐了,隨時可以加點,買單也是幾秒就來,支付寶一掃就完事了。
再轉錄一段香港人士的短文:「老友問上海生活如何?答曰這十年進入中國品牌中,以前
戶口開在滙豐,搭飛機坐國泰,手機用蘋果,從來不網上購物,飲紅酒必法國,看電視睇
CNN。如今全變了,每天上騰訊的微信朋友圈,購物用阿里巴巴淘寶,通訊用中移動神州
行,戶口開在中國工商銀行,查資料用百度,手機用華為P9,…。
以上轉錄的見聞與經驗,代表的是一群來自中國大陸以外的當代馬可波羅對當代中國的印
象。感覺就像一千年前來自歐洲的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目睹的奇幻事物一樣。來自美國、台
灣、香港這些還算相對發達的地區都有如此感受了,何況全球其他國家。所謂見微知著,
由小觀大,從個人的生活經驗完全可以折射出宏觀角度的中國現象或變化:
──中國的GDP在全球的排名,已自1978年的第15位,快速躍升為2010年的第二位,估計
再過十到15年即在2030年前後當可超過美國,「重返」全球第一。
──GDP之外,還可以看海洋實力。《大國崛起》一書指出,人類近500年來有九個大國(
葡、西、荷、法、英、德、俄、日、美)崛起,其共同點為均是海洋強國。中國曾在九國
之前是全球第一個海洋強國(明.鄭和),但之後錯失了機遇,如今21世紀,中國又在積
極發展為一個海洋強國,是第十個。
──在太空實力方面,2011年一個由歐美亞16國參與研製的國際太空站排斥中國加入,如
今中國急起直追,2024年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站退役之後,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有在軌空
間站的國家。
──還有量子革命。2016年8月中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後,一連串的
「量子革命」陸續在中國出現:研發首部量子雷達;國家量子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在
去年底建成貫通;上個月,中國科學院建構出世界第一台量子電腦。
英國學者李約瑟對16世紀之前的中國科技遙遙領先全球,但卻在近代表現遜色,深為不解
。李約瑟如果還健在,目睹21世紀的中國發展與中國現象,或當會有一些新的領悟,他所
處的時代或許是中國3,000年歷史中因為某些原因而出現的最低潮,當這些原因逐漸消去
或被扭轉了之後,中華民族就會呈現復興。現在看來,中國正在重返世界,正在走向復興
之中。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31073
這就是為什麼兩岸需要交流
全世界的國家都在賺中國的錢 台灣如果還在跟大陸對抗 只是在跟自己的肚子過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