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之銘言:
: 教改廣設大學是兩件事
: 以國家的戰略角度是必要且需做的
: 1.因應產業升級的人才需求
: 八零年代後,台灣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當時技術人才以職業學校與專科學校
: 為因應之後產業升級,人才也必須升級。
: 2.避免年輕人升學壓力過大,以前聯考壓迫年輕人真的嚴重,解放年輕人也是必要的。
: 釋放年輕人的活力是好的。
: 否則社會會缺乏活力,好幾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會被聯考綁死。
: 這是應該當初規畫時的理想狀態,
: 所以當年規畫廣設大學與教改立意並沒有錯。
: 但台灣產業升級失敗,大陸市場人才競爭力也培養起來了
: 台灣年輕人開始認為讀書也無法有好的發展,開始檢討教改。
: 但這樣有點本末倒置。
: 改去檢討的應該是產業升級與人才規劃的問題吧!
: 拿個比較極端的比喻
: 如果台灣整個島都是農業,幹嘛辦學校?
: 今天如果台灣是科技中心,營運中心,金融中心。那高學歷人才就很重要了
: ※ 引述《tony5361627 (東東)》之銘言:
: : 小魯,內心一直有個疑問 當初 廣設大學這個政策是好還是壞阿?
: : 為何我覺得這個從實行到現在政策根本拉基,為何當初還是改了呢??
: : 他們當初改的目的是什麼?
: : 有人可以為小魯解惑嗎?
亂扯一通
產業轉型跟廣設大學有什麼必然關係?????
台灣有一百多所大學 人口2300萬
德國有一百多所大學 人口8000多萬
台灣產業有比德國產業更高級?
台灣有比德國更需要大學畢業生?
產業轉型你以為四個字嘴一嘴就開始轉型了唷?
什麼產業要轉型?要轉成什麼型?用什麼去轉?政府怎麼幫助企業轉型?
這麼多問題你用四個字就帶過去真是好笑
事實就是華人(尤其是台灣)文憑主義過強,
黑手的爸媽希望小孩子進大學,拿到博士更是光宗耀祖
結果沒人去做基層的技術性工作
全部去念大學
畢業了發現產業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畢業生
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服務業
根本是浪費資源典型的範例教材
無恥的政客拿著選民的幻想到處亂開支票
然後跟地方政府學校機構配合賺一票
導致台灣整個教育體系都爛掉
順道提一下,大學普及率跟生育率成反比的
台灣生育率這麼低除了房價高跟大學普及率也有極高的關係
這種對台灣百害無一利的政策
你還能夠護航立意良善
真他X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