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ldzans (老禪師)
2017-11-12 15:26:59勞動市場本就是勞資雙方供需之間交易.也有產品等級的區分和價值高低.勞資在雙方都可
接受的條件下交易.資方是買家勞方是賣家.勞方的產品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勞力.能力.智
力.當然價碼上是不同的.端看勞方能提供資方哪類的產品.雙方在可接受條件下成交.各取
所需合作愉快.因此政府訂立遊戲規則應朝向分類制度.訂一個最低標準其餘細節由勞資自
己去依市場機制議定.
勞力在市場上本來就是最廉價的低階產品.主要是出賣勞力門檻低可替代性高.買家有
可能出高價買嗎?這也是勞力不值錢的宿命.若要賣好價錢就得產品升級為能力或智力.
能力就是CEO管理階層.智力就是研發設計階層.這就是民主國家資本主義的現實面.也
是必須去面對的問題.任何黨派執政都得承擔兩者兼顧下裡外不是人的罵名.
既然是勞動市場買賣交易.合者成交不合者兩散誰都不用免強接受.勞方認為工過長新資
過低假日過少.可以選擇不接受另找買家.何有爆不爆肝問題.只要自己產品夠優買家喜歡
更高的價錢都搶手.因此提升產品的價值才是王道.劣質產品要賣高價錢你會要嗎?
某些鄉民不是常說:競爭力不足的產業應該升級.沒能力升級就早點退出市場....